所以玄世璟思來想去,這流言背後的推手,應該是衝著東山縣的書院來的吧?
如此想的話,那東山縣莊子上的書院名聲差了,受了莫大的影響,又對誰又好處呢?
可不僅僅是一個國子監,不滿書院而又不能明說的,太多了,所以這事兒,玄世璟也是一點兒頭緒都沒有,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有人從一開始就盯著書院,後來盯著書院的人也變多了,隻是明麵上他們是什麼都不能做,隻能偶爾借著一些機會,做些惡心人的事兒而已。
若是做的事情失敗了,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什麼損失,若是成功了,那就達到了他們不希望莊子上的書院安好的目的。
癩蛤蟆跳腳背上,不咬人,惡心人。
但是這個謠言是惡心人嗎?應該算是已經在咬人了吧?而後巧妙的讓國子監背了鍋。
尋常人是不會想到這當中的種種關節的,隻有與之相關的人,才會往深處去想,比如說國子監的人,再比如說玄世璟。
國子監想到的是順水推舟,給自家謀點兒好處,隻是謀了好處的同時,將這口鍋背在了自己的身上,被玄世璟和長安府衙的人找上了門。
而事後,國子監與文學院的人都反應了過來,玄世璟也反應了過來,就要查一查這口鍋是誰丟出來的了。
因此,現在這件事狄仁傑還在查,隻不過是不著急了而已,長安府衙那邊的事情還是優先的,至於這件事情,狄仁傑一騰出手來,就會去查。
現在已經有人盯上狄仁傑京兆尹這個位子了,所以長安府衙的事情可不能耽擱,一麵被人找到借口攻訐。
此事交給狄仁傑,玄世璟還是放心的,若是狄仁傑都查不出來的話,那也就沒人能接這件事兒了。
神探狄仁傑是白吹出來的嗎?既然能吹出這名號了,那肯定是有實打實的本事的,不然原本曆史上,放到新朝又怎麼會得到那樣的重用呢?
原本的女皇陛下可不是個看重你出身如何的,她隻看本事,讓大唐三代皇帝頭疼的世家的問題,不就在這位女皇的手中解決的嗎?
所以,狄仁傑是個有本事的人,對於有本事而人品又好的人,玄世璟願意去捧,願意去關照。
從大理寺的那件事情來看,戴胄待在那個位子上的時間最多也就兩三年了,這兩三年的時間,要讓狄仁傑在京兆尹這個位子上撈足了功勞和資曆,等到戴胄退了之後,狄仁傑順理成章的就能頂上去,而後正式進入朝堂,進入李承乾的目光之中。
現在李承乾雖然知道狄仁傑這個人,也知道這個年輕人有才華,但是他並不了解狄仁傑,並不了解這個可用之才,對於朝廷來說,狄仁傑是一筆莫大的財富,這筆財富就在眼前,等著隨著時間的沉澱,變得越來越富足,而後被發掘。
玄世璟坐在自己兒子的搖籃旁邊,腦海裏在想著書院的事兒,而晉陽就安安靜靜的在一旁陪著自家夫君,對於這件事,她也想了不少,從長安城想到莊子上的書院,從朝堂想到朝堂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