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3章 宣政殿議事(2 / 2)

從莊子上到長安城,當中這段時間,估計在這宣政殿之中,李承乾都已經與這些朝臣們商議過了,所以玄世璟幹脆就直接問結果。

“沒錯。”李承乾說道:“熊津那邊,薛仁貴已經在熊津待了這麼多年了,因此,經過商討之後,熊津那邊依舊是以薛仁貴為首,任命薛仁貴為河北道行軍大總管,吳王李恪為副總管,程處默為前軍。”

把李恪和程處默放到熊津,這估計是出李承乾的手筆,不過也沒有超過三省大臣們的預計,本來這兩人就在名單當中,所以現在正式的任命下來,他們也沒有反對。

“劉仁願與蘇定方,帶領水師,由登州北上,協同卑沙城水師,共同作戰。”李承乾說道。

“此次大唐將士出征人數幾何?”玄世璟又問道。

李承乾將目光看向了兵部。

李靖說道:“加上熊津的駐軍,總共二十萬大軍。”

“那若是吐蕃那邊有動靜呢?隴西那邊能夠集結的軍隊,加上長安這邊集結的軍隊,能有多少人?”玄世璟問道。

吐蕃不動,就如同一塊巨石一樣,一直懸在大唐的頭頂上,誰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掉下來,這樣的情況,還不如一開始就讓石頭落地,而後想辦法怎麼阻止這塊巨石向前滾動。

未知的才是最讓人害怕的,萬一吐蕃冷不丁的趁著大唐在東麵與高句麗還有百濟的餘孽加上新羅和倭國這四處實力糾纏的時候,在背後捅一刀,也是夠受的。

“隴西原本就有十五萬府兵,一旦吐蕃有動靜,短時間內便能迅速集結起來,長安這邊,能夠派遣的不多,三萬。”李靖說道。

在李靖看來,東麵戰場的局勢比西麵要複雜的多,至少西麵就隻有一個吐蕃,而東麵,可是四處勢力的糾纏,而且還有水陸之分,而西麵呢?全都是地麵上的軍隊,步卒、騎兵,這樣就兵種上來說,單純一些。

十八萬的軍隊,夠用。

玄世璟點了點頭,他的想法倒是與李靖有些不謀而合,在人數上,西麵這邊,不必在多,打吐蕃,難度不在人數上,而是大唐的將士們打不到吐蕃本土的高原上,因為沒有專門訓練過,應對高原反應,軍中九成的將士是應付不過來的。

上一次李靖打吐蕃,將吐蕃的軍隊都給引了下來,這才一波收了個大的,過了一把癮,但是同樣的計策,吐蕃人還會上第二次當嗎?

所以就西麵來說,打起來,可能就不是短時間能夠解決得了的,或者說,根本打不起大規模的仗來。

兵部的意思也是明顯要將精力暫且先放在東麵,這樣做也沒錯。

東麵二十萬,西麵十八萬,一旦運轉起來,這軍中的後勤供應,就是一個很大的數目啊。

“臣覺得,兵部關於兵力上的劃分,沒有什麼問題。”玄世璟說道:“若是西麵打起來呢?不知諸位大人,可商議出合適的人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