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政殿內的內侍將地圖抬到了大殿中央,直接平鋪在了地上,李承乾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走了下來,踩在了地圖上,地圖足夠大,幾乎將宣政殿中朝臣們圍坐的中央的地麵全都覆蓋上了。
“按照玄卿所說,熊津這邊,十萬水師,加上熊津都護府原有的三萬兵馬,朝廷再往熊津那邊,增派四萬將士就足夠了,對嗎?”李承乾說著,走到了地圖上熊津的位置,眼光卻是看向了玄世璟。
“沒錯。”玄世璟說道。
“緊接著,中間,也就是關中麵向草原的最前方,安北都護府,朝廷增派六萬兵馬前往安北,與安北都護府現有能召集起來的府兵加到一起,將近能湊足十萬兵馬。”李承乾說道。
這就是大唐府兵製的好處,平時為民,戰時隻要朝廷一紙詔書過去,穿上盔甲,拿起武器就是兵卒。
“十萬兵馬防範北方草原,是否有些小題大做了?”崔仁師說道。
“這倒沒有。”李靖說道:“十萬大軍駐紮在安北都護福,防範草原還是很有必要的,大唐與草原上的部落打交道也有這麼多年了,草原上的部族的性子,也摸得透徹了,打起仗來他們是個什麼吃相,大家都聽說過,也都了解,而且,安北都護府的十萬大軍,說句不好聽的,不管是東麵的戰事還是西麵的戰事,一旦出現什麼漏洞,接到消息,都可以隨時撲上去。”
隻不過距離上有些遠而已,但是造成的聲勢,絕對能夠嚇唬得住人。
“藥師說的不錯。”李績說道:“我倒是覺得,玄公提出來的往安北都護府駐兵的主意,非常好,也非常有必要。”
軍中在座的兩位大佬都支持玄世璟的說法,至於程處默和李恪兩人,在軍中的資曆,不比李靖和李恪,李承乾沒有問到他們,他們也隻能老老實實的聽著眾人談論。
“那安北都護府應該派誰去鎮守呢?”長孫無忌說道。
說了這麼多,說到底,人手才是最重要的。
長孫無忌說到這個話題,李恪和程處默倒是不約而同的看向了玄世璟。
玄世璟參與到了這件事當中,但是至今為止,都沒有給玄世璟安排什麼差事,在他們兩人看來,若是東麵戰場和西麵戰場的人手都已經確定了下來的話,那安北都護府這邊,玄世璟過去,再適合不過了。
程處默和李恪也希望玄世璟能夠到安北都護府去,這樣一來,他們在東麵也能更安心,更放心,至少不用擔心草原上那邊出什麼幺蛾子。
李靖所說的沒錯,草原上的那些個部族是個什麼尿性,他們這些年輕一代的也看的清楚,那就如同草原上的草一樣,風往那邊刮,他們就往哪邊倒,倒了不說,還要反過來再踹你一腳你說這可恨不可恨?
更可恨的是大唐為了名聲,還不能對他們這些牆頭草做的太過分,否則四方小國,會不信任大唐,大唐的周邊,就會發生大大小小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