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和百濟被滅國之後,這裏就成了大唐的熊津,薛仁貴就在這邊,不斷的經營著這一塊地方,開墾荒野,把荒地都變成了良田,收成上來了,稅收自然也就有了,都護府建造的糧倉被堆得滿滿當當的,這才成了他們攻打新羅的資本。
一邊消耗著熊津這邊的糧食,一邊從大唐中原地區調度糧草過來。
不管怎麼說,準備要充足,即便是最後用不了再運回去,或者書囤積在熊津這邊,寧濫勿缺,這就是打仗。
“現在若是新羅人出城背水一戰的話當然好,但是奈何新羅人不願意啊。”李恪無奈笑道。
實在是先前新羅人被他們給打怕了,打仗的手段層出不窮,還有火藥這等利器,一旦炸開,最慘烈的,連個屍體都找不到,新羅人能不怕嗎?
但是現在城中的新羅人不知道,程處默和李恪軍中的火藥早就已經用盡了。
不過即便是知道了,他們也不會出城迎戰了,實在是怕了,他們現在隻想想辦法把使節送出去,然後到長安,求和,哪怕付出再多代價都成,隻要新羅不亡國,總有一天能恢複過來了。
金家還想要坐在新羅的王位上。
若是新羅亡了,那他就成了亡國之君,而亡國之君的日子,可不好過,看看高句麗和百濟的國君的下場就知道了。
不,高句麗那個時候是泉蓋蘇文掌權,他算不得國君。
但是沒有國君之名,也已經有國君之實了。
“真是想不通,如今大半個新羅都已經被咱們給打下來了,他們還龜縮在城中,還有什麼意義?”程處默撇了撇嘴說道。
“這不一定,他們還在想別的辦法呢,這幾天不知你發現沒有,他麼開始試圖要出城,似乎是想要送人出來。”李恪說道:“若是我沒有猜錯的話,他們應該是想派遣使者與咱們接觸,而後讓使者到長安城去,請和。”
“然後呢?”程處默問道。
“請和之後,若是長安那邊同意了,這仗自然就打不下去了,新羅也就不會亡,咱們打下來的城池,他們自然會換回去,到時候新羅除卻損失一些錢財美女什麼的,城池還是他們的,土地還是他們的。”李恪說道。
用金銀錢財換取城池,長安那邊多半會同意的吧?即便是太子殿下不同意,朝中的大臣也會勸說他同意的。
“這不成!”程處默搖了搖頭說道:“既然已經打下來了,哪兒有再還回去的道理,咱們把金城打下來的話,那金城當中的東西,自然也是大唐的,還用他們去換?”
程處默這話說的就很有思想了,打下金城,這才是對大唐利益最大話。
這樣的話,新羅亡國,三韓半島徹底改名叫做熊津半島,全都劃分到熊津都護府之中,到時候,恐怕熊津都護府也要改名了,從河北道獨立出來,改為熊津道了。
大唐十三道變成十四道,這是開疆拓土!貞觀朝的又一次重大的開疆拓土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