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1章 銀山到手(2 / 2)

“這是大唐回與你們的國書,大唐與倭國之間,就此停戰!”李承乾說道:“本宮這就下詔,讓大唐的水師,撤出九州島。”

臨安將詔書送到了河邊麻呂的手上。

河邊麻呂手捧著大唐的詔書,隻覺得手中的詔書有千鈞之重,這是一縣之地,一座偌大的銀山換來的詔書,換來的和平,自己的手上,捧著的是被送出去的銀山啊,能不重嗎?

一直到現在,河邊麻呂隱藏的很好的情緒卻是有些藏不住了,藏不住的是心中的複雜,臉上的複雜。

而河邊麻呂的表情,坐在上頭的李承乾看的清楚。

一座銀山,一個縣,的確是讓人心疼,不僅僅是心疼,肉還疼,大唐這是從倭國的身上刮下一大塊兒肉來,能不心疼嗎?

隻是大唐的目的達到了就好,誰管他們心疼不心疼,反正大唐不疼。

“如此,外臣便在此向殿下告辭了,也好盡快將大唐的國書呈交到我們天皇手中,願兩國修好。”河邊麻呂平靜了下來說道。

“嗯,好,最近宮中的事務繁忙,本宮也就不多為外使踐行了,外使一路保重。”李承乾說道。

河邊麻呂當然知道,再有一個來月,人家就要繼位了,從大唐的太子殿下,成為大唐的皇帝陛下。

讓這樣一個能敲竹杠的太子成為皇帝,往後倭國的日子也不好過啊,至少在十幾年裏,倭國都得小心翼翼的,不能得罪了這位殿下。

當河邊麻呂和兩個倭國的副使離開之後,宣政殿的大門關上,李承乾這才放聲大小,盯著書案上的那張倭國的國書,心情大好。

這可是一座銀山啊!一座他們幾個人惦記了好幾年的銀山!!終於到手了!!!

銀山到手,國庫無憂!!!

也就是說,大唐對於自身的經濟掌控,又多了幾分把握。

銀礦開采出來的銀子,肯定是要進入國庫的,還有台州的金礦,隻要朝廷不亂來,大唐的經濟就隻會越來越繁榮,就不會崩。

因為國庫之中有足夠的金銀儲備,可以隨時調節幹預大唐的經濟。

李承乾的聲音笑的放肆,連宣政殿外頭的侍衛和小黃門都聽到了李承乾隱隱約約的小聲,知道了太子殿下今兒個心情很好,非常高興。

“臨安,派人去給父皇送個消息,把倭國的國書給帶過去。”李承乾說道。

“是。”臨安應聲道。

“還有,去三省走一趟,下詔,讓劉仁願和劉仁軌的水師從九州島撤出,前往島根県,接管整個島根県,留五萬水師在島根県留守,派遣副將鎮守,其餘的水師,撤回金城,駐紮金城。”李承乾說道:“另外,三省擬詔,原新羅地方,全部納入熊津,整個熊津從河北道分出,為熊津道,以原熊津都護府為治所,薛仁貴為熊津行軍大總管,安定熊津,程處默,李恪手上的兵馬,悉數先交與薛仁貴,兩人迅速回長安複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