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卻爵位和賞賜之外,李承乾還許了玄世璟一個官職,那就是太子少師,隻是這個官職現在是不會給他的,如今李承乾仍舊是太子,等到九月初八之後,他成了皇帝,那麼接下來,肯定會有新的太子出現,等到新的太子出現之後,李承乾才會將太子少師的官位給玄世璟。
這是一個正二品的官職,比先前玄世璟太子詹事的官位還要高上一級。
想要給玄世璟這個官位,李承乾也是自己深刻的琢磨過的,如今他的孩子,最年長的也不過才十多歲,正是需要人教導的時候,讓玄世璟去教導他們是再合適不過了,而且以玄世璟的性子,李承乾覺得,這個位子應該很是符合玄世璟的胃口。
可以不同天天上朝,但是在朝中還有重要的地位,更重要的是,等到將來李承乾退位,新的太子繼位,那玄世璟就是帝師了。
其實這樣也是李承乾要為自己的兒子尋找一個良師益友,一個中正良臣的意味,當然,也是將玄世璟捆綁在了這裏。
若是盡可能,李承乾想要玄世璟一生輔佐大唐。
玄世璟有多大的能耐,李承乾知道,正是因為知道,所以這樣的一個人才,不可能輕易的放走,或者說,輕易的放他在外頭逍遙。
現在的李承乾就已經不是以往的那個李承乾了,他將成為皇帝,他要站在皇帝的方向思考,或者說,早在兩年前,他就要學著這般做了,兩年的時間,足以讓他有很大的改變,尤其是思路上的改變。
而玄世璟也默認了李承乾的這種改變,哪兒有人是不變的呢?
至於說捆綁什麼的,不過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罷了。
至少現在,玄世璟是願意為大唐付出的,如今的大唐已經不是曆史上的那個大唐了,它比曆史上的大唐在同時間內更加的繁華,更加的壯闊,這不就是他竭力付出所換回來的成果嗎?
雖然這並不是他一個人的成果,但是正是因為他的努力,所以方向才有所改變不是嗎?
再說李泰。
李泰身為工學院的院長,因為工學院的學生改進了織布機的關係,他身上也有一份功勞,雖說不大,但是身為大哥的李承乾上位,他這個當弟弟的肯定是要真個沾光的,所以李承乾也想要將李恪調入三省之中。
這樣一來的話,太子成為皇帝,原先的兩個王爺參與朝政,能夠成為他的左膀右臂,成為一代賢王。
隻是李泰並沒有那個自覺,覺得在朝中還沒有在書院了自在的,他不想進入三省。
但是無奈三省已經將詔書擬定好了,李泰想要擺脫這個位子的話,總要過上一段時間才行。
這麼長時間過去了,皇室的這三個皇子之間,哪兒還有什麼爭鬥?從早前開始,一部分是因為這三個人有共同的利益,再者說來,李承乾的太子的位子很穩當,並沒有什麼過錯,而且,李承乾治國理政的才能的確是比他們要高上一籌,這讓李泰和李恪看不到什麼希望,還不如老老實實的做一代賢王,還能夠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