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陛下相對於書院裏的先生們來說,那可真是身強力壯類型的,而且一身學識不比書院裏的先生們差,住在莊子上,不到書院做先生真是可惜了,反正玄世璟料定李二陛下肯定也會有興趣的,但是得需要有個人給他搭個台階,所以這個人就是高士廉了。
論起關係來,高士廉可是帝後兩口子的舅舅。
玄世璟剛剛回到道政坊,宮裏的人就把詔書給送過來了,是玄世璟封爵的詔書,玄世璟現在可已經是齊國公了。
郡公和國公,一字之差,但是地位上卻是有區別的,就比如說現在玄世璟已經是齊國公了,他在東山縣莊子上的封地,也能再大上一塊兒,加上天子的恩典,往後書院要是再修什麼建築,也能有地方了。
一打仗,長安城周圍的良田宅子倒是空出不少,倒不是說無主之地,隻是人家家裏要變賣了而已,誰家呢?李敬玄。
李敬玄被李承乾打發出去了,他在河西指揮大軍不當,差點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李承乾不會留著他在朝堂之中,而這個時候把他發配出去,朝中也不會有人有意見,一來,李敬玄的確是做錯了事兒,還惹了武將陣營的不悅,二來,這個時候,沒人會反駁李承乾。
李承乾上位,是攜著大唐戰爭勝利的雷霆之勢上位,這場仗打贏了,雖然李承乾沒有上戰場,但是掛在他身上的功勞絕對不少,畢竟在背後操持和支持這場戰爭的是李承乾,當然,還有三省的幾個官員,至於朝中的其它官員,不來給李承乾添亂,李承乾就謝天謝地了。
除卻李敬玄之外,與李敬玄關係密切的也都逐個遭了秧,李敬玄前後三人妻子都出身於山東士族,在朝中已然積攢了不少勢力,關於這個,李承乾現在不能動那些根基深厚的大世家,難不成還動不了一個李敬玄?
所以李敬玄在朝中的經營,一下子被李承乾連根拔起。
這一清算,倒是還真清算出不少事兒來,李承乾繼位之後,連下三道詔書,就是要清算李敬玄的黨羽,名目也很好聽,李敬玄在河西指揮不當,差點讓大唐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樹倒猢猻散,沒人會再幫著李敬玄出頭,所以李敬玄注定要被犧牲。
至於世族那邊,丟車保帥的道理他們還是明白的,千百年來,一旦有什麼危險,出了什麼事兒,他們都是這麼做的,不犧牲旁人,就是要犧牲他們自己,相比較起來,還是把外人給賣了來的劃算。
李承乾的在朝中的清洗,也是合情合理,現如今清洗的,都是在先前戰爭之中有過失利的人,包括與李敬玄有關係,被安排在後軍之中的人,也被找了借口給查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