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看你這莊子上,也是夠熱鬧夠繁華,莊子上的書院還建的這麼大,還有地方嗎?”李二陛下很是貼心的問道:“要是沒地方的話,朕倒是還能做點兒主,給你再加些地兒。”
“回父皇,兒臣的封地暫且是夠了。”玄世璟說道:“兒臣自晉陽郡公成了齊國公,食邑漲到了兩千戶,足夠了。”
食邑兩千戶,真正說起地盤來,也不小了。
而玄世璟的食邑,在功臣之中,也已經是到頂了。
李績、李靖、蘇定方他們的食邑,也都是兩千戶,蘇定方這還是從倭國回到長安之後,新帝繼位,給加封到兩千戶呢,玄世璟也是如此,玄世璟還是個郡公的時候,也就一千三百多戶,玄世璟從安北都護府回來,李承乾登基,直接給漲了七百戶的食邑,在國公的這個圈子裏,也算是高的了。
看看皇家的那些外戚,最少的食邑,就隻有五十戶。
食邑這種東西,也是跟你在朝中的地位,在皇家人眼中的地位有關係的。
至於玄世璟的兩千戶食邑,就是如此了,現如今,玄世璟在朝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皇家人眼中,更是自己人,玄世璟可是如今太上皇李二陛下最疼愛的女兒,晉陽公主的駙馬爺,跟太子還是發小來著,關係能不親近嗎?
所以,兩千戶的食邑,羨煞旁人。
“那就好。”聽到玄世璟的兩千戶食邑,李二陛下也沒說別的,就隻是點了點頭,一個大臣的食邑是多是少,李二陛下自己心裏有數,外臣食邑最多的,就是李靖他們幾個了,現在玄世璟也拿到了跟他們數量一樣的食邑,也不為過,就看玄世璟以往的功勞吧,配得上這兩千戶的食邑,更何況與皇家還有這樣一層關係在裏頭了,說得過去。
滿朝文武,誰不知道從李二陛下開始,就對玄家十分寵信器重了,現在皇帝的位子上換了一個人,照樣是如此,大家心照不宣,除卻君臣,人家還是親戚呢。
不過皇家的親戚多,這也是常態了,朝中隨便拎出一個在外有名頭的大臣,往上上下三輩,不管遠近的話,都還能跟皇室沾上點兒親戚關係。
皇家孩子多,今兒個娶過來,明兒個嫁出去的,再稀鬆平常不過,但是皇家的孩子也分受寵和不受寵,就拿著李二陛下來說,同樣是他的兒子和閨女,有的就得他的喜愛,有的連他這個當爹的都沒印象,這就分出個三六九了。
且說玄世璟的食邑兩千戶,玄家原本就是貞觀朝的新貴,長安城周邊的那些地方,早就成了朝中老一輩的勳貴的地盤了,當初李二陛下也是沒什麼地方給玄家了,於是就給封在了東山縣,離著長安城大老遠,但是好處就是,地方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