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好的?你覺得朕一個天子,去書院裏教書,挺好的?”李二陛下問道。
“陛下,您現在不是.......退休了嘛。”玄世璟說道。
“退休?這詞兒倒是新鮮,退休,朕還真是退休了。”李二陛下笑道。
這個詞並不難理解,退下來,休息,退休。
“父皇,天下的士子,皆是大唐朝廷的儲備人才,包括莊子上書院裏的士子也是如此,文學院學生治國,兵學院學生安邦,工學院學生興業,醫學院學生治病救人,這些人,一旦從書院之中出來,無論走到哪兒,對大唐都是有莫大的幫助的,而老師提議陛下到書院之中教書,當中好處,即便兒臣不多說,父皇也應是知道的。”玄世璟說道。
李二陛下一邊聽玄世璟的話,一邊撫須點頭。
高士廉提出來的這件事,李二陛下也的確慎重的考慮了,而且高士廉還提起一件事,就是讓李二陛下來做文學院院長的事兒。
高士廉不管是年紀還是身體,都已經到了不得不退的年紀了,莊子上的書院這麼多年了,高士廉是看著書院一步步成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但是,他沒有力氣去陪伴著書院繼續走下去了。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即便是當初高士廉在朝堂上急流勇退,來到莊子上一邊教書一邊修養,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該來的始終都還是會來的。
高士廉趁著現在還有一把力氣,已經開始為自己離開書院之後的事情做準備了。
文學院院長的位子誰來接?眼下莊子上不就有一位嗎?
高士廉覺得,由李二陛下來接管,再合適不過。
李二陛下從一個皇帝,退位成了太上皇,到了莊子上,若是接手了文學院,又成了一位院長,那也算是應了李二陛下閑不住的性子了。
閑散日子過上一段時間,終究是會膩的,高士廉也算是給李二陛下找了個“出路”
文學院出來的學子,大多是要從政,這樣的一個資源把握在太上皇的手裏,也就無需擔心其它那些有的沒的了,若是換了別的人來的話,皇家難免要擔心一番,出來學生都算是院長的門生,長此以往,積累下來,是不是會早就新的勢力巨大的世家大族,對朝廷構成威脅呢?
要是李二陛下接管了文學院,這些事情就都不是事情了。
一來是能夠避免這樣的問題,二來,李二陛下能夠親自培養帝國未來的人才,這是一個優勢,李二陛下雖然退位了,但是他們父子兩個人對於帝國的未來的走向掌控意見是一致的,按照這個路子,去培養適合大唐的人才,為了大唐著想的人才,能把大唐往前帶的人才,可比世家大族教導出來的人要更合適帝國未來要走的路。
大唐從上到下,風氣開放是一回事,世家以家族為本為先的理念還是不變的,而書院要培養的人,便是要打破這個理念,以國家為先,這是民族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