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7章 長安朝臣(2 / 2)

“陛下新政,若是手段太過激進,難免會讓朝中群臣動蕩不安。”於誌寧說道:“臣以為,戶部針對錢莊之弊端進行革除,這是好的,至於其它的......”

“老師覺得,伸手錢莊的人,就應該讓他們繼續逍遙法外?”李承乾問道,麵色之中,也帶著些許的不悅。

這於誌寧往日的剛直不阿呢?怎麼到了這會兒就慫了?這可不像他。

“這......”於誌寧吞吞吐吐,有些說不出話來,其實他的本意也是好的,李承乾基今年剛剛繼位成為皇帝,這年號還在貞觀,沒到永輝呢,眼見著離著元日也就隻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這個時候在長安城之中折騰出大動靜來,有些不太值得,肯定會讓人覺得新皇嗜殺,對新皇的名聲不利。

但是李承乾也沒想過自己的名聲什麼的,他要處理的,都是該處理的人,都是與錢莊虧空案有關係的人,這有什麼好損名聲的?既然敢犯法,那就應當處置,這是公事,也並沒有夾雜皇室的私人恩怨在其中啊,更何況,李承乾與他們也沒有什麼私人恩怨。

“李敬宗。”李承乾看向了李敬宗:“李愛卿以為如何?”

“回陛下,臣以為,錢莊之事,當用重典,若隻是輕輕鬆鬆草率處置了,是不會讓後來之人有敬畏之心的,今天錢莊所麵臨的問題,後續的人還會犯。”李敬宗說道:“錢莊關乎天下百姓,與朝廷國庫掛鉤,我大唐富裕起來,也不過是這幾年的事情,前車之轍,後車之鑒,大唐不能忘了以往過窮日子的時候,若是錢莊的問題得不到解決,錢莊虧空,那定然是國庫就要貼補,國庫就要虧空,國庫虧空,難道大唐前行這麼多年,又要把日子過回去嗎?”

許敬宗說的頭頭是道,也把話說在了李承乾的心坎兒上。

李承乾的父皇李二陛下作為一個皇帝,十分優秀,而做兒子的想要超越當爹的這份功績,說起來並不容易,李承乾在坐上皇位之前,大唐東西兩線作戰取得勝利,甚至還滅了新羅,這筆功勞是要算在李承乾的身上的,而李承乾自己本身也不希望他執政的道路開搞走低,也不希望大唐到了他的手裏去走下坡路,而印證大唐實力的的是什麼?國庫的錢財,兵將的威武,朝臣的辦事能力。

現在許敬宗一番話語,就將錢莊的痛處與朝廷的關聯指了出來,李承乾能不仔細思考他所說的話嗎?

其實這當中的道理在場的人都知道,隻是有的人願意附和李承乾,有的人不願意去往死了得罪五姓七宗,畢竟現在的五姓七宗仍舊是朝廷的中流砥柱。

“許愛卿說的,諸位都聽到了吧?”李承乾說道:“若是諸位還有什麼高論的話,不妨說出來,朕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