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2章 帝師於誌寧(1 / 2)

但是皇帝身邊,總要有那麼幾個為皇帝著想,為皇帝辦事的人,在朝堂之上,支持皇帝的人,這樣一來,朝堂的大臣在針對一些事情上才能吵起來,吵著吵著,辦法就出來了。

大臣不吵,哪兒有做皇帝的安穩的日子?

李承乾已經打定了主意,要讓許敬宗在朝堂上充當這個“皇帝身邊紅人”的角色。

而且,現如今許敬宗到洛陽去,到時候洛陽的事情傳到鄭家人的耳朵之中,許敬宗不管怎麼說,都討不到好去,李承乾這也是為許敬宗樹裏了一個敵人,確保許敬宗不會倒向那些世家。

五姓七宗,說起來在朝堂上有的時候也是休戚與共的,一旦得罪了鄭家,許敬宗也就大大的進入了其它人家的眼中,到時候整個大唐全國各地的錢莊都會掀起波瀾,那時候許敬宗又要站在哪一邊呢?

李承乾在宣政殿之中看著百騎司送來的那些資料,微微一笑。

“來人。”

“奴婢在。”侯在宣政殿外的小黃門走了進來。

“去三省,將於誌寧給朕叫來。”李承乾說道。

“是。”小黃門應聲而去。

原本在宣政殿之中議事的時候,於誌寧的態度就是大事化小,現在結果擺在眼前了,李承乾倒是想要看看於誌寧是個什麼反應。

倒不是李承乾想要看自己老師的笑話,隻是他想讓於誌寧看看,鄭家的鄭鈞,還有洛陽縣令在洛陽城圍繞著錢莊,都幹了些什麼事兒,還有鄭鈞的兒子鄭遠富,是如何禍害百姓的。

事情發展成了那般模樣,於誌寧還希望大事化小嗎?

李承乾想要告訴他的老師,有些事情,沒有親眼所見,不知道事實,一旦漏過去了,錯過去了,不知道要有多少人要繼續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

朝廷大臣做事,是為了朝廷嗎?是為了天家嗎?說起來,治國齊家平天下,說白了還不是要治理百姓,安穩百姓,最終的目的還不是要讓百姓安穩,百姓安穩了,天下才能安穩,才能有朝堂袞袞諸公的好日子過。

百姓不安穩了,不喜歡大唐了,想要推翻大唐,他們哪兒來的安穩日子?

大唐開國至今,皇帝這是第三代,經曆前隋的人,還未曾死絕呢。

“臣,於誌寧,參見陛下。”於誌寧來到宣政殿之中,拱手行禮。

“老師免禮。”李承乾說道:“今日特意將老師照過來,是想請老師看一些東西,不過看完之後,希望老師暫時不要傳出去。”

“是。”於誌寧拱手應聲。

“老師還請到一旁書案前坐下吧。”李承乾說道,隨後看向身邊的臨安,示意臨安將自己書案上的這些關於洛陽城的奏報送下去。

於誌寧在殿下一側的書案前坐了下來,而臨安則是將那些賬本、信件還有奏折全都捧到了於誌寧麵前。

“於大人,請看。”臨安放下之後,回到了李承乾的身邊。

李承乾也不再吱聲,任由於誌寧在下頭翻看那些賬冊之類的東西。

於誌寧一開始也是滿頭霧水,不知道皇帝要他看什麼,後來見到了桌子上的賬本,心裏想著,這事兒之前不是商議過了嗎?許敬宗還去了洛陽,雖然沒有明說去做什麼的,估計就是衝著這事兒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