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退朝之後,有的人去找了於誌寧,也有人來找李義府,都是想打聽打聽關於這件事情皇帝的想法,旁人或許猜測不到,但是他們兩人,今天在朝堂上完全是站在皇帝那邊的,所以朝臣們覺得,他們兩個人是不是知道一些事情,至少,比他們知道的要多,所以他們想要打聽一下風聲如何。
“李大人,今兒個在朝上.......”
“張大人,我可是什麼都不知道啊。”李義府說道。
“那裏大人為何提議翰林院的趙俊啊?”那位張大人問道。
“這不是規矩嗎?大唐各處所缺的官員,都應當由翰林院裏的大人補缺,吏部的人不也是這麼說的嘛。”李義府說道。
“李貓,咱倆平日裏的交情可不錯,這回你可不能糊弄為兄。”李義府的身後,攆上來一個人,湊到李義府麵前說道。
“怎麼可能糊弄你們呢?我就是這麼隨便一點,就點了個趙俊,說起來,翰林院之中,我就隻記得這麼幾個人,另外幾個人,多多少少跟鄭家都有些聯係,你們想啊,今天上朝的時候,陛下對這件事的態度,就洛陽的縣令的人選,還能再選與鄭家有關的人嗎?這不是往火堆裏跳嗎?所以就隻有個趙俊了,這回是算他運氣好罷了。”李義府說道。
“真的?”
“當然是真的,小弟也不能騙兄弟你啊。”李義府笑道。
至於為什麼點趙俊,這當中的原因,李義府當然不能跟他們說,這事兒說出去了,萬一陛下追究起來,到最後倒黴的不還是他嘛,他為什麼要這麼做,為的是獲取皇帝的信任,把皇帝的事兒給弄砸了,還信任個屁。
反正這事兒對他和他身邊兒這位沒什麼影響。
至於其它的,李義府才不管他們的死活呢。
平日裏與他不對付,看不起他,這個時候知道低聲下氣的問事兒了,早幹什麼去了,整日還要看你臉色。
玄世璟與長安宮中一直都在互通有無,錢莊的事情事關重大,所以四百裏加急的信件傳遞起來也從來不惜馬力。
頭兩天長安城發生的事情,幾近隔兩天就能傳到洛陽城來,雖說不比八百裏加急跑死人,但是這個速度也是足夠了。
當玄世璟接到長安城的消息看過之後,也隻是微微一笑,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趙俊是文學院出來的,在翰林院熬了幾年之後,現在終於能外放出來了,洛陽縣令,這樣一個官職,能夠讓他發揮在書院之中所學到的東西,也挺不錯的。
許敬宗來洛陽城,但是他的腳程沒有長安城來的信使快,所以玄世璟接到長安城那邊的信的時候,許敬宗還在路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