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誌寧這一開頭,朝臣們也有話題可以說了,紛紛應聲,在朝中開始議論起長安城百姓的反應。
而那些世家中人,他們所議論的,更是大聲,若是長安城的百姓被這一樁血腥的案子所驚動的話,朝廷定然會適當收斂一番的。
這樣一來,接下來,陛下也就不會有什麼大的動作了,至少他們可以安心一陣子了。
總不能一個月之內,將世家們都給抄家斬首吧?
“陛下安心,今日一早,大理寺的官員就會在長安城之內張貼告示,就昨日王家之事,與百姓們解釋清楚,另外,王家之種種罪行,都會公諸於眾,至於從王家宅院廢棄的水井之中搜尋出來的十三具遺骸,大理寺也要跟長安城的百姓征集線索,若是真的是誰的兒女,驗明了身份,也好領回家去,好生安葬,此事雖然了解,但是臣以為,需在大理寺之中,留下案底卷宗,以供查閱。”狄仁傑拱手說道。
狄仁傑辦事,滴水不漏,該想到的,他都已經想到了,至於朝臣們的質疑,說白了,大多數也不過是利益在當中作祟罷了。
“狄大人,大理寺如此大肆張楊王家一案,怕是不妥吧?”朝臣之中,有人站了出來。
他是聽到狄仁傑說,將王家一案的詳細要告知於百姓,他的心裏產生了恐慌,真要是這樣做的話,長安城的百姓怕是心裏對世家更是有抵觸,這樣是不利於他們的。
“有何不妥?”狄仁傑問道。
“王家一案,林林總總下來,牽扯百餘條人命,這等驚天答案公諸於眾,狄大人就不怕引起長安城百姓恐慌嗎?”那官員說道:“要知道,王家一案當中所牽扯者,包括了王家府邸之中的那些個下人......”
“愛卿的意思是.......朕的這道旨意,下錯了?”李承乾看著那名官員問道。
下旨抄家的是李承乾,要大理寺一個不留的也是李承乾,現在當朝說起這事兒,說王家一案牽扯到了無辜的人,這豈不就是說皇帝的旨意下錯了,錯殺了那麼多無辜的人,這讓皇帝的臉麵往哪兒放?
“臣不敢。”那官員戰戰兢兢的說道,雖然心中對皇帝的旨意有所不滿,但是皇帝問起來的時候,他肯定不能實話實說,不僅如此,現在朝廷官員對於李承乾,更多的是從心底裏害怕。
當初李承乾作為太子的時候,還是溫文爾雅的模樣,正兒八經的國之儲君,但是現在,誰都沒想到,李承乾登基之後,手段如此雷厲風行,甚至是,心狠。
“大人的觀點,在下不敢苟同。”狄仁傑抱著笏板站在兩列朝臣中央說道:“王家一案,正因為是血案,是震動天下的大案子,所以,更是要讓天下人知道這案子的起因、過程、結果,王家落得如此下場,乃是咎由自取,此案公諸於眾,百姓有知情的權利,另外,這件案子,更是可以震懾那些不法之徒,有王家的前車之鑒,那些背地裏行肮髒之事的人,也應當警醒,應當害怕,否則,大唐律法這柄屠刀,下一個,砍的就是他們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