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後宮之中與長孫說一聲,想要讓她高興高興,但是長孫卻是拒絕了李二陛下封賞長孫家。
說是長孫家的權勢已然足夠大了,讓李二陛下注意控製一下,一麵最後造成什麼不好的後果。
現在想想的話,當時她說的,並不是沒有道理啊。
一語成畿。
沒想到事到如今,還真是應了當時她說的那些話了。
人啊,總是在變的。
或者說,這世上就沒有什麼東西是一成不變的,尤其是人!
“陛下,還是不要再去想這件事兒了,相信承乾,他現在已經是皇帝了,這些事兒,他還是能夠處理好的,要是讓陛下一直未他操心的話,那承乾這個皇帝做的豈不是很失敗?現在,他可是大唐的皇帝。”長孫說道。
李二陛下點了點頭。
皇帝不能有錯,即便是錯了,那也不能說是錯。
而且,在這件事兒上,李承乾根本就沒有錯。
至於長孫家現如今的結局,是咎由自取。
相對於參與了錢莊案子的五姓七宗來說,長孫家的下場已經算是好的了。
流言在長安城及長安城周邊不斷的傳播著,朝廷也並沒有要控製的意思,至於長孫家的人,在被罷官奪爵之後,都聽從了長孫無忌的話,老老實實的在府邸之中,夾著尾巴做人,不再招搖過市。
現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最好好事少往人前去鑽,省的讓人抓住什麼話柄,讓長孫家的處境雪上加霜。
長孫家的事兒沒過去幾天,原本聽從了李承乾旨意前往琅琊辦王家案子的來俊臣回到了長安。
一回到長安之後,來俊臣就急急忙忙的進宮去了。
他得跟李承乾稟報王家案子的過程和結局,而且,這也是一個在皇帝麵前露臉的機會,要把我,要抓住,所以這事兒來俊臣也不可能假手於他人。
皇宮,宣政殿。
“陛下,來俊臣大人回來了,在殿外,說是想要求見陛下。”臨安低聲說道。
“讓他進來吧。”李承乾說道。
來俊臣,他記得,是在那天朝會上領了自己聖旨去辦案的大臣,不知道這回他給自己帶來了什麼樣的結果。
在琅琊的百騎司早就已經撤回來了,至於琅琊王家,跑不了,李承乾也放心他們。
“是。”臨安應聲。
沒多大會兒功夫,一身官袍風塵仆仆的來俊臣走進了宣政殿之中。
“臣參見陛下。”
“愛卿免禮,看愛卿這風塵仆仆的模樣,怎麼,回到長安之後,就沒有先回去休息休息?”李承乾問道。
“回陛下,事關大案,臣不敢懈怠,因此,一回到長安,臣就來宮中與陛下稟報這件案子了。”來俊臣說道。
來俊臣的這個態度,倒是讓李承乾心中覺得這人不錯。
微微點了點頭,李承乾說道:“那好,把你在琅琊辦案的事兒,說給朕聽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