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sh外灘,黃浦江畔,風吹在身上仍有很強的寒意。陳軒放下行李,理了理外套,將外套的帽子帶上,讓風不至於吹在臉上。陳軒的身前是黃浦江,身後是幢幢充滿曆史感的著名建築,但陳軒確無心觀賞這些風景。這次到sh,陳軒是以大區總經理的身份入職ams軟件集團,在辦好手續,參加完培訓後返回大區。臨走之前,陳軒特地到了外灘逗留。
陳軒今年三十歲,但天生一張成熟的臉龐,盡管不嚴肅,但也不活潑,用女同事的話說是長了一張不易接近的臉。作為企業管理軟件巨頭普思軟件集團最年輕的大區銷售總監,他在春節後卻正式從普思軟件離職,留下聲聲惋惜。
在銷售這個以數字論英雄的職業裏,在企業管理軟件這個以數字論英雄的行業裏,陳軒上一年的銷售業績是大區近幾年來最好的,銷售團隊軍心正盛、人才濟濟。用旁人的眼光看,這正是陳軒在普思軟件最頂峰時期,能力出眾、精力旺盛、領導信任,等待他的無疑會是更美好的職業未來。
陳軒這時選擇離開,確實讓眾人大跌眼鏡。
陳軒走到了正對東方明珠塔的一處觀景台,靜靜地看著江上經過的貨船和郵輪,聽著汽笛聲聲,看著滔滔江水,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泛上來。他似乎聽到了“浪奔浪流,萬裏滔滔江水永不休”的歌聲在回響。
陳軒用手機拍了一張黃埔江的照片,準備用微信發給誰,翻了翻通訊錄,又實在不知道發給誰,於是便刪掉了。
十裏洋場裏的故事,終究隻是故事,對陳軒來說,他不屬於這裏,他隻是黃浦江的看客。這份心境,就像七年前他剛到普思軟件做銷售時,在華燈初上的城市裏,坐在出租車上,如同一個小白一般羨慕著前輩們傳說的銷售江湖故事,偶然抬眼望向車外,車水馬龍繁花似錦。但這個城市的繁花似錦似乎都不屬於他,對這座城市來說,陳軒還不清楚他是否隻是個過客。
初入普思
普思軟件集團這一年迎來了新總裁,據說有著豐富的大型跨國企業管理背景和成功經曆,極富戰略雄心。普思軟件也迎來了又一輪擴張浪潮。剛從一家小企業離職的陳軒,鼓起勇氣將簡曆發送給了普思的hr,很快便接到了麵試電話。在普思軟件大區的辦公室裏,陳軒見到了楊滔。楊滔是普思軟件的一位銷售經理。
楊滔和陳軒聊了一些背景情況,問道:你為什麼願意做銷售呢?
陳軒對這個問題早有準備,於是回答說:“我聽說很多五百強企業的ceo
都是做銷售出身的,銷售是最能鍛煉人的工作。我想趁年輕多鍛煉自己。”
其實陳軒心想,如果能有更好的選擇,誰願意做銷售呢?陳軒出生在中國南部的小城,自小淘氣沒少挨大人打罵。從小到大,大人們一直告訴陳軒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陳軒小的時候總是不太明白這句話,為什麼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呢,向下就不行嗎?讀完小學讀初中,讀完初中讀高中,讀高中時陳軒發現原來還要讀大學。在大人和老師們的描述裏,大學簡直是一個美妙的所在,可以隨意的翹課,可以戀愛。天啊,這些可都是高中時嚴格禁止的啊。陳軒看了看教室那頭中意已久的那個姑娘,覺得應該去上大學。於是陳軒考上了大學。陳軒學的是生物工程專業,這個專業據說一直是招生時的熱門,就業時的冷門。畢業時,陳軒真正感受到了什麼是就業冷門。擺在陳軒麵前的有三條路,一是繼續考研,這條首先排除掉了,因為陳軒對繼續讀研毫無興趣。二是找個實驗室研究類的工作,但陳軒實在不願意繼續在實驗室裏洗試管刷瓶子了,於是毅然決然的決定走第三條路,成為一名銷售人員。於是,中國的銷售大軍中,又多了一個新人,但當時的陳軒也不清楚這條路能走多長。
陳軒回過神來,望向楊滔,想看看楊滔對自己的回答是否滿意。
楊滔點了點頭。
陳軒又接著說:“銷售做的好,收入也會高一些。”楊滔聽到後,露出了一些笑容,說:“你倒是說了一句實話。”陳軒對這句話沒有太理解,楊滔到底是認為陳軒說了實話,還是說陳軒之前說的不是實話。陳軒覺得這位銷售經理確實是深不可測,說話都這麼有深度和難以琢磨。
楊滔又說:“在普思做銷售,很辛苦,淘汰率也很高,能堅持下來的人不多。但隻要能堅持下來,就會幹的不錯。這個行業有句話叫剩者為王,剩下的剩。”
剩者為王。
陳軒第一次聽說,但始終記得這句話。這個鏗鏘有力的短語裏似乎蘊含著深沉的哲理,是前輩經驗的總結,有成功失敗,有辛酸血淚,最後簡單明了的告訴後來者,要想做好,先要留下來,並堅持到最後那一個。
陳軒想到了一部很火的電視劇《士兵突擊》,許三多就是那個剩者,在堅持的過程中,終於變成了勝者。這個堅持的過程,便有不斷嚐試、不斷挑戰、不斷總結、不斷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