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12.談判(1 / 3)

價格談判時間定的是周六。按事先安排,華富上午談,普思下午談。楊滔陳軒上午十點左右就到了福瑞集團附近,找了個咖啡館坐著等華富談的情況。楊滔偶爾會發信息給宋小凱和李榮,詢問一下華富談判的進展和變化。倒是楊滔顯得信心十足,看到陳軒發完了信息,提醒陳軒再想一想下午可能會遇到什麼情況,如果出現了該如何應對。經楊滔這麼一說,陳軒心中反複的思量和預想著下午的情形。陳軒已經提前知道了華富的報價,金額是二百八十四萬,比普思的價格藥低出約五十萬。這個金額雖然不至於讓福瑞集團馬上選定華富,但卻也有一些誘惑力。不過,陳軒對自己設計的三百二十三萬的價格也十分滿意,這個數字既能高出華富又能讓福瑞集團有談判的空間,普思的成本考核方麵也能通得過。想到這,陳軒心中又咯噔了一下,他知道最近華富在很多項目上就是采用的低價策略,瞅準了普思內部最近力推的成本損益考核。華富知道普思對新簽項目,一律要滿足成本損益測算的要求,達到一定的利潤率,否則無法通過總部的審批而不能簽約。而兩家公司的成本又是如此相近,因此華富常常能事先預測好普思的成本金額,然後設計一個普思必定達不到的利潤率的金額進行成交。今年,已經有好幾個項目因為這個原因,客戶選擇了價格低出不少的華富。

這次福瑞的談判,華富會如此做嗎?陳軒心裏開始打起了鼓,因為他實在預測不了這一點,所以隻好往最壞的打算去想,也就是華富會如此做,把價格降到貼近二百五十萬,甚至低於二百五十萬。對於普思來說,二百五十萬是成本,加上利潤率要求,成交金額必須要高於二百七十五萬。

三百二十三萬是不是高了?

陳軒開始有些擔心,但又不知如何對楊滔說,抬眼望向了窗外。這家咖啡廳在路邊的一樓,落地玻璃窗外就是公路,對麵是一所大學。陸陸續續有學生走出了校門,似乎是中午下課了。不一會,很多學生從咖啡廳的落地窗外走過,三三兩兩的情侶手牽著手,偶爾會有騎著自行車的情侶悠然的移過。有一對情侶引起了陳軒的注意,他們都穿著運動裝,男孩子的騎著自行車,女孩側身坐在後座上,麵對著陳軒的方向。女孩手上拿著一杯可樂和一杯冰淇淋,女孩把冰淇淋遞給男孩,男孩搖了搖頭表示不喝,要吃冰淇淋。女孩故意不給冰淇淋給男孩。男孩注意力都在可樂喝冰淇淋上,沒注意前麵路上的消防栓,不小心自行車碰到了消防栓,差點翻了車。所幸男孩反應很快,用雙腳撐住了車沒倒。女孩似乎受了驚嚇,但二人又都很快裂開了嘴開心的笑了起來,女孩一邊笑著一邊把冰淇淋喂到了男孩嘴裏。男孩顯得心滿意足,又蹬起騎行車往前行去。

陳軒想,福瑞項目就像那杯冰淇淋,男孩就是普思,女孩就是華富。普思想拿下福瑞項目,但華富就偏偏拿出可樂給普思,自己拿下福瑞項目。這也許就是競爭對手應該有的狀態吧。陳軒想到這,看到了路麵上的消防栓,似乎意識到了什麼。原來,福瑞並不是冰淇淋,福瑞應該是那個女孩,福瑞項目就像可樂和冰淇淋。福瑞用這個項目作為誘餌,輕鬆的坐在後座上,讓華富和普思都像男孩一樣開心的載著她,但就是不讓華富和普思得到這杯冰淇淋,知道兩人撞到消防栓。消防栓成為了阻礙兩人前進的物體,也消去了兩人關於可樂還是冰淇淋的爭議,最終都心滿意足開開心心的一起往前騎去。現在最關鍵的,不是想著福瑞項目中的可樂和冰淇淋,最關鍵是要知道“消防栓”是什麼。這是真正阻礙福瑞項目目標實現的攔路石,福瑞項目對謝林平的價值都要在清除“消防栓”後才能達成。是的,現在要做的就是強化謝林平對普思價值的認同,同時讓謝林平意識到,普思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去清除福瑞項目的“消防栓”,從而讓福瑞項目能平穩的向前推進並成功。

是的,要做一個能載著女孩騎行,又能幫她消化“消防栓”的男孩,這樣女孩的可樂和冰淇淋,自然就都有了。

想到這,陳軒心裏豁然開朗,把焦點放在競爭對手身上,隻能是陷入惡性競爭中去;隻有在了解競爭對手的情況下,把焦點放到客戶成功和價值上去,才能真正利於不敗之地。

陳軒看向了楊滔,他正對著電腦處理郵件。陳軒對楊滔說道:“對於我們來說,一方麵是繼續掌握華富的動態,特別是價格情況。另一方麵更為重要的,還是要讓福瑞,特別是謝總知道,福瑞項目的成敗絕不緊緊隻是價格的問題了,項目背後渠道重構的壓力、老員工的阻力等等,才是我們雙方更應該關注和討論的地方。如果他心中明白這一點,我想他是不會因為價格而選擇華富的。以謝林平的精明。他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楊滔抬起頭看著陳軒,微微的笑著,聽著陳軒說著,然後說:“嗯,你是怎麼想明白這一點的?”

陳軒被楊滔這麼一問,有點沒反應過來,說:“想明白什麼?”

楊滔解釋說:“把焦點放到客戶和項目成功本身上,而不是放在競爭對手身上。”

陳軒聽楊滔這麼說,才反應過來他所指的內容回答道:“就是剛剛一不小心想到的。以前我們可能都過多的關注競爭對手,多過關注客戶和項目成功了。”

楊滔很認可的點了點頭,意味深長的對陳軒說:“你認識到這一點,算是真正入了銷售這行的門了。”

陳軒心中說不上什麼滋味,高興的是楊滔肯定了自己的進步;失落的是苦苦思索和嚐試,也才僅僅入門而已,那未來的路有多荊棘啊!不過現在也容不得想這許多,陳軒回顧了和李榮、謝林平見麵交談的內容,整理了思路,對下午的談判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