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22.安彼得(1 / 2)

楊滔走進咖啡廳時,到處看了一圈找著安彼得,一下子就注意到了一位坐在角落的中年男人。這個人給楊滔的第一感覺是有些不一樣,但又說不上是什麼不一樣,也許是眼神,也許是神情。與咖啡廳中其他不一樣的是,這個人並沒有那麼輕鬆的神色,一直很工整的坐著,眼睛注視著入口處,見到楊滔走了進來,很小心的遞給了楊滔一個眼神。

楊滔走到了他身旁,“是安總嗎?我是楊滔。”

“你好楊總,我是安彼得,請坐。”安彼得答道。二人落座後,開始寒暄起來。

在交談中,安彼得仍然很是工整的坐著,絲毫沒有放鬆的神色,但是眼神卻不同,眼神是散漫的,或者說是飄忽不定的。這種狀態讓楊滔有些不舒服,也讓楊滔難以很快的判斷安彼得對自己所說的真正態度。這是一種很不利的狀態。

“安總和北方佳靈集團合作多年,對北方佳靈集團的情況也比較熟悉,我就有話直說了。”楊滔說道,“北方佳靈集團最近在質量流程谘詢梳理上有個項目,金額還不錯,華富軟件的實力也足夠勝任,隻是華富軟件這幾年對北方佳靈集團的經營不夠,想找有一家合適的合作夥伴一起來推動這件事。安總是最佳合作夥伴,我們希望能和安總一起來推動這個項目,互利共贏。”

“上次楊總在電話中也提到過這件事。我相信華富軟件的實力,也相信北方佳靈集團的付費能力,但是企業谘詢和信息化這方麵,我確實不太熟悉。”安彼得說道,看來他並不知道楊滔知道他有一家係統集成公司在做類似的業務。

“我也了解到,安總旗下有專門的係統集成公司在做企業的it服務,所以谘詢和信息化項目方麵,並非沒有一點經驗。況且,這次我們的合作是各展所長,谘詢和信息化的方案和產品方麵,事情交給我們就可以了,安總您也可以充分放心。”楊滔說道。

“看來楊總沒少做功課啊。”安彼得對楊滔提到這家係統集成公司有些意外,眼神盯住了一小會兒,又很快飄忽不定起來。

“我是充滿誠意來和安總談的,自然要把工作和誠意做足。”楊滔回應道。

“我能感受到楊總的誠意,否則我也不會主動約楊總見麵了。如果是其他企業,我很有興趣和華富還有楊總合作,但是北方佳靈集團不行。”安彼得書道。看到楊滔不解的神情,安彼得便繼續說道,“現在彼得安公司在北方佳靈集團的最重要的項目,便是九十九泉城項目的監理。這個項目在李董事長那裏有多重視自然不必說了,甚至在自治區都是掛了名的重點項目,不容有失。我這麼說,楊總能理解嗎?”安彼得最後一句話似乎另有深意,楊滔也感覺到了安彼得話中有話。可是,由於對安彼得所知甚少,實在難以清晰的判斷安彼得背後的意思到底是什麼。

“安總不妨有話直說。”楊滔直接的問安彼得。

“重要的項目,當然有它重要的原因。項目的影響力、項目金額、決策層級、過程合規、事後的審計等等,都是超出一般項目的。對彼得安公司來說,我們和北方佳靈集團合作多年,在自治區有很多監理生意,九十九泉城項目不能出任何問題。”安彼得說道,似乎也沒有直接說破原因。

楊滔認真聽著安彼得的話,心中迅速思考,試圖找到安彼得所說的背後原因。楊滔有一種感覺,九十九泉城項目牽涉的麵太大、背後有很多重量級人物、資金往來也很大、所以才會有嚴格的過程管理和事後審計。安彼得所說的的“不容有失”應該就是指這方麵,特別是過程合規和事後審計。作為監理公司,當然是要為業主方做好過程合規管理,避免審計風險。所以如果出了問題,監理公司會首當其衝受到質疑。這自然會影響到彼得安公司在自治區甚至其他區域的眾多生意。

“可是,這和安彼得參與谘詢和信息化項目有什麼關係呢?“楊滔心中想著。

“難道,參與谘詢和信息化項目會影響到九十九泉城的過程合規與事後審計。”楊滔心中冒出一個大膽的猜測,“看來九十九泉城著實不簡單,北方佳靈集團的谘詢和信息化項目也不會簡單。”

“彼得安公司項目監理經驗這麼豐富,又投入這麼多專家在項目現場坐鎮,肯定不會有合規和審計風險的。”楊滔說道,他故意拋出了合規和審計的問題,希望聽聽安彼得會如何回應。

“合規和審計自然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說的直接一點,彼得安公司就是靠這個本事吃飯的。”安彼得也看出來了楊滔似乎明白了一些他背後的原因,在試探自己,所以肯定的回答道。然而,安彼得越是這樣說,楊滔就越能肯定就是這個原因,因為像九十九泉城這種大型項目,要說不會有一絲一毫的過車過合規和審計風險,是不可能的。所謂的審計風險,其實也是因為過程不合規,所以本質是一個問題,那就是項目過程如何合規。項目過程中,由於人員眾多、資金往來巨大、事務繁雜、人員素質不一、製度不完善等等各種因素,都會造成過程合規的漏洞是客觀存在的。這些漏洞很難說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但一定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