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29.主導權(1 / 2)

楊滔在結束了和財務副總裁孫岩石的會麵後,便返回了大區,剩下的便是請安彼得催著孫岩石趕緊和投資副總裁劉總商議關於九十九泉城資金管理係統項目的事。他相信安彼得自然有他的能量去推動這件事。

楊滔向羅易簡要彙報了北方佳靈集團這次見麵的情況,說出了自己的判斷,“從孫岩石後來態度的轉變上看,說動劉總同意資金管理係統項目是有很大可能的,而且還有安彼得和采購副總裁李明的從旁推動。”

羅易基本同意了楊滔的判斷,不過也提出了新的問題,董事長李秉天十分看重的九十九泉城項目,在這個項目上資金管理係統,李秉天會是什麼態度?他會同意嗎?如果李秉天不同意,誰能推動得了這個項目?

楊滔對羅易提出的問題,心中並沒有答案。到目前為止,他還是把希望交到了自己不能掌控的人手中。“這便是華富在北方佳靈集團項目上一直以來的問題。”楊滔靜靜的想著,有失落,更有自責。

李寬勇得知楊滔去了北方佳靈集團,心中並沒有絲毫的意外。李寬勇太了解楊滔了,楊滔這個人,銷售經驗豐富,韌性十足,哪怕是在十分不利的局麵下,也總是能找到突破點,並且讓項目獲得轉機。讓李寬勇最擔心的,是楊滔的判斷和思考,楊滔對項目信息十分敏感,善於從蛛絲馬跡中發現有價值信息,並判斷項目全貌,善於思考,能抓住有限的信息深入分析,並得出競爭策略。這次北方佳靈集團項目,質量流程谘詢梳理和信息化係統上,楊滔折戟沉沙,可是以他的性格,一定不會就此罷休,越是輸越是要爭。想到這裏,李寬勇想到了晨泰焊機項目,這個項目中自己就是輸在了對看似有利局麵的錯誤判斷上,遺漏了關鍵決策人,讓楊滔找到了機會最終翻盤。

現在,sit係統公司在北方佳靈集團順風順水,占據了絕對優勢,對華富和普思來說,看似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了。可是楊滔卻還出現在北方佳靈集團,一定是他發現了什麼機會點。到底會是什麼呢?

李寬勇絞盡腦汁,他又反複想了想晨泰焊機,在項目的競爭中,所有的機會點,最終都會落到具體的關鍵人身上。沒有關鍵人做載體和推動力,機會就不能成為機會,有了關鍵人做載體和推動力,不算好的機會,也可能發展為好的機會。這便是關鍵了,與其想是什麼機會,不如想一想關鍵人的問題。

“sit係統公司之所以能在北方佳靈集團打開局麵,決定性的工作在於取得了副總裁陳總的堅定支持。在北方佳靈集團有五位副總裁,其他四位副總裁倒是一直沒有打過太多交道,難道楊滔會是從這幾位身上找到了切入點?”李寬勇暗自想著。

“可是,我們和這幾位副總裁做溝通時,他們對信息化這事都不太感興趣啊。”李寬勇又在心中回答自己,從質量流程調研和信息化實施過程中,李寬勇並沒有回避另外幾位副總裁,而是嚐試去溝通和做些工作,但他們都告訴李寬勇,質量和信息化都是陳總在負責,按陳總安排的推進就可以了,都沒有太多要參與的欲望。“這種情況下,楊滔又是如何說服他們的呢?”

“另一個問題時,剩下的四位副總裁,是有著接班人之爭的,隻有陳總不涉及其中。這也許便是為什麼陳總主導的項目能夠阻力較少的原因。這四位副總裁,楊滔接近哪一個,都可能會讓另外幾個心懷芥蒂。他就不怕接觸錯了人?”李寬勇繼續想著。

實在想不出什麼頭緒,李寬勇決定將這件事告訴james,聽聽他的看法。james這個人,雖然大部分時間話不多,但對項目的判斷總能一針見血。

李寬勇對james說起了楊滔出現北方佳靈集團。

“把這件事告訴陳總,就說華富的人還在做小動作。”james告訴李寬勇。李寬勇盡管心中有些不願意,不管怎麼說楊滔是自己的朋友,如果把事情告訴陳總,並且定性為華富在做小動作,試圖對陳總不利,那陳總一定不會袖手旁觀的。這對於項目競爭來說,是應該去做的,可是對於朋友來說,心中很是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