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我們沒有做舉報投訴,也確實不太清楚這件事是為什麼。”陳軒說道,但又想似乎有哪裏不妥,便繼續說道:“當時因為郝奇總不太願意和我們溝通,他又是重要決策人,所以我們當時對彩雲集團項目能不能贏是不太樂觀的。從這個點上看,競爭對手華富軟件贏的可能性更大,可是,華富軟件贏的可能性大,也沒有必要投訴啊。但是,我們也沒有投訴,那是誰呢?”陳軒刻意將投訴這件事引到了華富軟件身上,盡管華富贏的可能性大,看起來沒有投訴的必要,但是誰知道呢,就讓劉總猜去吧,對華富軟件猜的越多越好。
“我也會找華富軟件談一談的。我既然接受了這次選型,也就有必要搞清楚上一次舉報事件的原因,這次才能不犯同樣的錯誤。”劉總坦然說道,“對了,這次重新選型,你們有什麼要求和建議嗎?”
陳軒一聽,心中立馬打起了精神,說道:“從上次選型來看,當時的選型思路是存在可以改進的空間的。當時是選定供應商和框架方案,然後再調研業務。這容易選擇到看起來方案吻合但業務不能匹配的供應商和產品。所以我們建議,還是要做詳細的業務調研工作,這樣才能確保從規劃、方案、產品、業務等各方麵都能匹配。”
“你的建議很好,我們會考慮的。不過,這次選型的主要內容還是和上次差不多,集團管控是重中之重,也是王董事長最關注的。希望你們好好準備。”劉總說道。
“另外,就是信息化工作最好還是要有專門的團隊來做管理和規劃。當時彩雲集團缺乏信息總監,也是一個問題。”陳軒說道,他故意裝作不知道何峰已經上任。
“這個問題我們早就意識到了,也已經解決了。不管是王董事長、郝奇、老黃還是我,都不是信息化的專業人員,隔行如隔山啊。所以我們專門請了一位信息總監,已經上任了,已經也是大型集團的信息總監,經驗很豐富。”劉總得意的說道,看起來彩雲集團上下對何峰是很滿意的。“對了,我們新請的信息總監,以前和普思也打過交道,是從北方佳靈集團過來的,我聽黃總說起過,當時你們安排了黃總和郝奇去北方佳靈集團參觀。”
“是的,當時就是我安排和陪同的,那一次北方佳靈集團的信息總監何總接待的我們。”陳軒回答道,說這話的時候本想借機多說兩句當時參觀的效果如何如何好之類的,但想到北方佳靈集團已經被sit係統公司替換了,再說誇讚的話就是自說自話毫無說服力了。所以說了句不痛不癢的話,然後趕緊打住。
陳軒沒想到的是,他不願說的話被劉總說了出來,劉總說道:“聽黃總說當時參觀的效果很好。北方佳靈集團的發展離不開普思係統的貢獻,也是那一次他們發現了像彩雲集團這樣的企業,如果要下決心做信息化建設,必須有專門的團隊,以及一位專業的帶頭人。”
“那怪不得你們會把何總挖過來了,他確實是非常專業的。盡管我隻和他見過一次麵,也就是參觀那次,但他對企業管理和信息化的理解非常深刻,給我的印象很深。”陳軒借此把何峰誇獎了一番,同時又保持一定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