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王府被劫 世子失蹤(1 / 3)

這日恰逢重陽節,南方自是不必說,官家民間都隆zq祝重陽。北方雖經曆遼金兩朝他族統治,現今又在蒙元的統治下,百姓們慶祝重陽的活動絲毫不比南方的少。城裏鄉下人們紛紛踏秋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身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與漢人雜居的少數民族也都紛紛有了過重陽的習慣,甚至蒙古的達官貴人也都入鄉隨俗過起了重陽。北方經過戰亂民族遷徙通婚,各民族互相影響融合,一時間,走在街上,尤其是大的城市裏,竟不好分是哪一族人來。

中都原是金國都城自然繁華,自忽必烈宣布修建宮室建立都城以來,各族各個階層的人為了各自打算利益都聚集過來,這座古都更加繁華起來,正向著世界中心京都邁進。到了中午,人們登高賞花踏秋歸來,自然都喝點菊花酒吃點菊花糕。中都的各個酒樓飯莊甚至茶館都備起上好的菊花酒菊花茶招引客人來,這些地方自然也人滿為患。靠近在建的宮殿旁是各個朝廷達官貴族的府邸宅院,由於比宮殿工程要小的多,大都已經建成且住進了人,靠近這些府邸宅院的街市自然也是最熱鬧繁華的了。在離宮殿很近的一條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街上有個酒樓名曰“郭氏禦酒樓”。這酒樓建築規模在中都的酒樓裏算不上大,充其量也就中等吧,可人氣就是比別的酒樓好不知多少。酒樓老板姓郭,祖上在唐朝皇宮裏當禦廚,到金初在會寧府開起酒樓來。當年完顏阿骨打定都會寧府就經常到酒樓品嚐酒樓的佳肴,後隨金都遷到了中都,忽必烈興修新中都郭老板又將酒樓遷到了新都。很多達官貴人都慕名而來品嚐“郭氏禦廚”的手藝,這給酒樓帶來了巨大的利潤,日進鬥金可是毫不誇張。每年的重陽節郭老板都會親自做菊花糕,郭老板做的菊花糕那是中都一絕,自然引來不少食客品嚐這菊花糕。

酒樓裏人多嘴雜,人們邊品糕點邊高談闊論。談論最多的除了重陽節登高祭祖之外就是忽必烈皇帝今早淩晨喜添一公主,皇宮內正大張旗鼓準備宴席大宴群臣,聽說皇帝還要大赦天下呢。二樓靠近稍偏位置的窗子旁坐著一個藍袍年輕儒生和一個蒙古軍官。看穿著軍官官職不小,卻在儒生麵前十分謙恭,正一一聽儒生說道賬麵的事情。再往裏牆角處,一個大的桌子上坐著七八個漢子,有老有少,一眼便能識得都是江湖好手。雖都穿一樣顏色粗布長衫,氣質麵貌和內功的氣息都不相同,內行人一眼便瞧出不是一個地方來的一路子人,為了掩飾什麼才換成一樣衣服。桌上點的一些小菜和平常酒水,所有人都不動筷子也不怎麼說話,顯然不是為了飲酒談天而來。店小二卻不曉得江湖端倪,兩三次跑過來問要不要本店的特色菊花酒和菊花糕,幾次被拒後,小二嘟囔道:“咱們家的菊花糕可是中都一品,老板親自下廚,也就今天能嚐到,放平時皇帝老兒也沒這口福吃到。你們今天不吃這菊花糕就不應該來禦酒樓占這座位,影響了別人吃到。真是沒有品位。”其中一個性急的漢子嚷道:“都說了沒錢吃就是沒錢吃,讓你下去你就下去,哪來的這麼多鳥話。”小二不服氣要回話,眼看一場爭吵就這樣開始了,藍袍儒生清聲叫道:“小二,你過來。”小二不耐煩的回話:“客官你有何吩咐?”藍袍儒生掏出一錠二兩的銀子來遞到小二手中說道:“你家不愧是禦酒樓,這酒菜的確是美味,這菊花糕絕對一絕。這五十兩銀子你拿去給那一桌的客官上足量的菊花糕,再把他們的賬結了,剩下的一些碎銀兩就算是給你的打賞吧。”小二笑顏道:“還是這位客官有品位能吃咱這菊花糕,不像.”儒生道:“趕緊下去,你也不想鬧不愉快不是?”小二忙道:“是是是,客官說的在理。”最年輕的漢子抱拳道謝,儒生回禮。蒙古軍官對儒生私下說道:“看這漢子最年輕也就二十出頭,卻最識得大體,到像是他們領頭的。”儒生叱道:“莫要多嘴,自己的賬算清楚了再管別人的事情。”軍官低頭慢慢吃起菊花糕來再不做聲。

過了一些時候,一中年和尚大踏步走上二樓來徑直朝牆角走去。走到儒生的身旁時不小心一個趔趄,儒生忙道:“大師要小心了。”和尚回話道:“貧僧這就按照先生的話去做。”然後就不回頭的走到牆角桌前朝最年輕的漢子做合十禮道:“三少莊主,我派出去化緣的徒弟們都回來了,果然如忠義山莊探聽的消息一樣。”三少莊主道:“那麼各位沒什麼懷疑了,都回去帶好自己的人,一切就按我們計劃好的來做這趟買賣吧。”漢子們又吃了點菊花糕喝了點酒匆匆離開了。又過了一會兒,儒生問蒙古軍官道:“你吃好喝好了嗎?”軍官道:“吃好喝好了。”“那就下去買夠主子要的菊花糕帶回去吧,順道給你妻兒帶一些吧。”蒙古軍官忙起身接過銀子謝道:“多謝韓先生,一直考慮到我的好處”儒生揮手讓軍官趕緊走,說道:“見到王爺就說今晚請人演的好戲一切準備妥當。”

皇宮雖未完全建成,卻極具規模了,很多宮殿已經在使用。後妃們也都搬進了這新宮,隻是忽必烈還在四處戎馬尚未入住,為了自己寵愛的南妃段菱臨產,忽必烈特地從戰場趕回才算是第一次進了這所宮殿。傍晚皇宮裏開始點起燈來,為南妃生了個女兒的慶祝活動的準備也都進入了最後階段。大內侍衛來回巡邏,宮女太監往來傳送東西,如趕集市般熱鬧卻有條不紊。

後宮裏有身份地位的人都來到了南妃的寢宮,先是察必皇後進入南妃房內看望並賞賜了禮物,接著眾人按照身份地位依次進入南妃房內看望並呈上了禮物。盡完禮儀之後,總管太監宣讀皇帝聖旨大意為南妃生下公主可喜可賀,皇上在前庭大宴群臣,要察必皇後代替皇上設宴眾後宮。

前庭忽必烈設宴招待王公大臣還有各國前來道賀的使節。先是有皇帝身邊太監宣讀兩道聖旨:一道大意為南妃為皇上生下公主皇上大悅,要進行大赦天下,減免糧款等一係列行政策略。一道大意為大家道賀皇上喜得公主,皇上為晚上大宴群臣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