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時期就有兩名士兵從一架雙翼飛機的機翼上跳下,攜帶部分炸藥炸毀了敵方的倉庫,此舉在當時引起了轟動。1927年,蘇軍使用運輸機在中亞細亞地區空投部隊,一舉殲滅了巴土馬赤匪徒等叛亂武裝人員,是第一次出現的真正意義上的空降戰。1930年,蘇軍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支正式的傘兵部隊。
在二戰開始時,上百名德軍空降兵舉手之間就攻占了世界上最堅固的堡壘;在二戰結束時,是蘇聯空降兵率先攻入柏林;在海灣戰爭中,美第101空降師那些“飛行牛仔”像趕牛一樣把伊拉克數十倍於己的步兵驅逐到美軍的戰俘營;在車臣戰爭中,普斯科夫空降師浴血奮戰,成了車臣武裝分子的致命克星……作為一支凶猛機動的武裝力量,這種長著雙翼的特種兵在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是“國家利器”,出現在每一場突發戰爭、每一個最惡劣的戰場上。
12. 你知道什麼是叢林戰嗎?
叢林戰就是作戰區域為叢林地形的一種戰鬥形式。在叢林作戰中,由於受地形的限製,決定勝負的最主要因素是地域,即戰士是否對當地環境熟悉。
在人類戰爭史上,叢林作戰曆來是交戰雙方十分頭疼的問題,無論對人員還是裝備來說都是一種挑戰。因此,加強叢林戰的訓練尤為重要。關於叢林戰訓練,通常認為叢林國家往往具有獨特的先天條件,因此其叢林作戰能力較強,比如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等國。
但事實並非如此,當今叢林戰的高手其實仍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由於具有全球部署的先天優勢,美軍經常在亞洲和全球其他熱帶地區開展大規模成建製部隊的訓練演習。北約其他國家軍隊也高度重視叢林作戰,采用了先進的叢林訓練設施。叢林作戰能力最強的是英國陸軍,其陸軍尤其是特種部隊的叢林戰水平舉世公認,叢林戰訓練已經成為英國特種部隊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像英國人自己說的那樣,“如果你能在叢林中作戰,你就能在世界任何地方作戰”。
13. 你知道什麼是毒氣彈嗎?
毒氣彈是裝填著毒劑和毒氣的彈藥,是一種近現代戰爭中,戰場上出現的一種大規模殺傷性生化武器。毒氣彈大小不一,小型的是投擲毒氣彈,比如手雷毒氣彈;大、中型毒氣彈,靠擲彈筒發射;更大型的毒氣彈,靠野戰炮發射;還有通過飛機投擲和導彈發射的毒氣彈。
曆史上大規模使用毒氣武器,是在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首先使用榴彈炮發射毒氣炮彈,當時使用的是催淚瓦斯乙基溴,後來因為材料稀少改為了氯丙酮。
二戰中,違反海牙國際公約,大規模使用生化武器的隻有日本,據不完全統計,日軍先後在中國14個省市,77個縣區,使用化學武器1731次。
14. 你知道什麼是防毒麵具嗎?
防毒麵具是單兵防護用品,戴在頭上,保護人的呼吸器官、眼睛和麵部,防止毒氣、粉塵、細菌等有毒物質傷害的個人防護器材。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1915年4月22日,德方為了扭轉不利的戰局,出其不意地向英法軍隊集結的陣地上施放了180噸氯氣,使5000名聯軍官兵法場中毒死亡,這就是世界軍事史上首次大規模的毒氣戰。
不久,兩國派出科學家到曾被德方用氯氣熏襲過的地段,進行考察研究。他們驚奇地發現,陣地上大量野生動物相繼中毒死亡,唯獨當地的龐然大物——野豬,卻安然無恙地活下來。
原來野豬喜歡用強有力的長嘴巴拱動泥土尋覓地裏植物的根莖及一些小動物。當它們嗅到強烈的刺激氣味時,常用拱地來躲避。當德軍施放毒氣突襲聯軍時,聰明的野豬把嘴鼻拱進泥土裏,躲過了災禍。也就是說,由於野豬用嘴拱地,鬆軟的土壤顆粒吸附和過濾了毒氣,使它們幸免於難。
兩國科學家從中得到啟示,根據泥土能濾毒的原理,選中了既能吸附有毒物質,又能使空氣暢通的木炭,很快設計製造出世界上首批仿照野豬嘴形狀的防毒麵具。
1916年2月下旬,德法雙方軍隊在慘烈的凡爾登浴血大戰中,德軍又故技重施,在陣地上大放毒瓦斯。此時的法軍已基本上戴上了防毒麵具,有效地抵禦了德軍的毒氣攻擊。誰也沒想到,是野豬拯救了士兵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