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落榜書生(1 / 3)

“又落榜了,唉,莫非我天生就與這仕途之路無緣?”一個冠帶方巾、身著青衫的儒生,站在一棵高大的椿樹旁,眉宇深鎖地發出這樣的一聲歎息。

星空浩瀚,冷月清秋,迷蒙的夜色如水般清涼,溫柔得醉人,卻又寂靜得可怕!

一縷微風穿過這萬籟俱寂的深夜,帶著幾分蕭瑟與孤獨,好似吹過了百年千年的歲月,看倦了王朝的興衰更迭,微微吹亂了少年那與肩齊長的鬢發。

少年身形瘦長,原本清秀的麵龐此刻卻有些蒼白,清澈而明亮的眼眸中有著些許惆悵之意。

椿樹旁,是院子裏的一處荷葉塘,塘裏盡是斷枝枯葉,水麵倒映著清冷的月芒,更襯托得那手握一冊聖賢書卷的少年有些獨影闌珊。

“有道是,十年寒窗磨一劍,隻待今朝問鼎時,而這鼎我已經問了三次了,可是……”少年嘴角掛著一絲自嘲,但更多的是不解。

他本以為自己這一次科考比以往不同,準備十足,信心百倍,發揮亦是無懈可擊,可是結果卻反而是最不堪的一次,徹徹底底的榜上無名。

少年名叫周璟,是清河鎮東冶村的一名書生,長相雖是一般,但也算得眉清目秀,聰穎機靈,穿著一件普通卻很整潔的長袖青衫,給人一副文質彬彬的模樣。

他家境普通,父母開著一家小飯館,省吃儉用,勉強能攢點小錢來撫養他和年紀尚幼的弟弟。但是,周璟深知父母掙來的這些辛苦錢來之不易,卻還要栽培自己去鎮上的學堂讀書。正因如此,周璟自小便很懂事,刻苦學習,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學業任重而道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一朝中舉時,鯉魚躍龍門。

讀書是清河鎮人眼裏的正道,當官是百姓心中最神聖的字眼。雖然這些觀念陳舊而保守,但是事實也確是如此,通過科考踏入仕途之路的確是寒門子弟崛起的最佳途徑。

因此,小鎮一直繼承著傳統的文化認知,人們對知書達理的讀書人尤為高看,即便是有錢有勢的大戶人家,也非常注重自家小輩的學識和禮德。

“聖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我周璟,隻想有朝一日能夠好好報答爹娘,改善一家人拮據的生活。可是現在看來,當官發財做個有錢人的路怕是走不通了。”周璟思索著自己的未來,目中露出迷茫之色。

“難道就像父親今日所說,我從明日起,跟隨鄰居家的李叔學木匠手藝,在鎮上做點小本買賣?不,或許我可以……”在茫然之際,周璟的眼中忽而出現了一絲堅定,他並不甘心向命運屈服,他腦海中想到了另一條路的可能,那便是傳說中的修真。

青磚黛瓦,古鎮深巷,華燈初上,舊景如初。

清河鎮,坐落於大秦帝國南疆紫雲山脈的山腳附近,依山傍水,鳥語花香。常年風調雨順,氣候宜人。再加之國主開明,政通人和,百業待興。因此,小鎮不但有著淳樸和諧的民風,農商業前景也還算景氣。

然而,這淳樸的小鎮上卻一直有著一個鮮有人信的傳說。清河鎮曾有個有史以來歲數活得最久,年齡高達一百五十歲的教書老先生。

據說,這老先生在年輕的時候,曾冒險去了趟西南邊的紫雲大山,機緣巧合之下,有幸看到了仙人出沒,甚至得到了仙人恩賜,於是一生健康長壽,人人羨慕不已。

但是,這個傳言也沒人敢真的相信,尤其是這位老先生已經死去多年,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也都差不多漸漸淡忘了這件事情。

周璟尋思良久,暗暗下了決心,於是深深吸了口氣,一臉平靜地回到屋舍,來到爹娘的房間裏,他不想讓他們因為自己糟糕的心情而擔心。

“璟兒,有些事情人要學會看開點。你不開心,娘心裏也不好過。”周璟的娘親柳氏心疼地安慰周璟,知子莫如母,她一眼就看出兒子心事重重的,繼而又溫柔地說道:“人們說啊,命裏有時終會有,命裏無時莫強求,娘相信,我兒打小就很聰明,就算不走仕途,以後也總會有出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