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仁者見智(1 / 3)

新華區的企業職工隔三差五就去市政府門前靜坐,但是很少發現有紡織廠的人,以前愛鬧事的刺兒頭們似乎一下子都老實了似的。市裏對付起“散兵遊勇”式的百十號人也很得心應手,要麼煽情的講講再就業形勢,要麼奮力打壓一通,從來沒有出過什麼大新聞。新陽市作為國有企業改革的先進城市,受到了省裏的表揚。

已經升任東湖日報副總編的張蘭派了幾名記者來新陽采訪,可是半個月之後,記者們除了寫出十幾篇歌功頌德的表揚稿以外,一點實際的經驗材料都沒挖到。迫不得已,張蘭隻能親自出馬,帶隊來到了新陽這個闊別幾年的城市。

陽春三月的新陽開發區裏,花紅柳綠甚是養眼,這都得益於超前的園林景觀規劃。開發區的主幹道“希望大道”從東向西由經“希望大橋”貫穿開發區,江邊建設著一座座豪華酒店和餐飲娛樂場所。張宏宇正在開發區領著一個外資考察團參觀,走完了幾個東湖的大企業後,他們一行人坐在江邊的露天咖啡座上,其樂融融的說著話。

“哈利先生,我們新陽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既有鐵路大動脈貫穿中國南北方,也有內河航運通向海路,我們的江東高教區已經成為了東湖最大的人才基地,有著充足的人才保障,再加上周邊地市的年輕人不斷向新陽,人力資源也十分充足。你也看到了,我們這裏還有著豐富的文化娛樂產業,不論投資還是生活在這裏,都是perfect!”張宏宇同美方的代表侃侃而談道。

等翻譯及時的把張宏宇的話告訴了一行人,老外們有的豎起了大拇指,有的用英語和身邊的人溝通著什麼,但從麵部表情上判斷,他們對今天的參觀非常滿意。

張蘭領著幾個記者趕到了張宏宇所在的地方,問過了外賓的意見後,熱情的給張宏宇一行人拍著照。張宏宇見記者照完相,趁著他們采訪外資考察團的間隙,小聲對張蘭說道:“二姐,一定在你們報紙上給我發一個禮拜頭版,我記你大功一件。”

“那要看你怎麼招待我了。”張蘭笑道。

“新陽你又不是不了解,你在這兒住了七八年吧?什麼土特產、地方小吃、名廚名菜你沒見識過?”張宏宇說道。

“哎,說實話我還就是愛吃王坤他們鴻雁酒家大廚做的菜,可惜嘍……”張蘭歎息道。

“可惜什麼啊,你走的時候鴻雁酒家是拆了,人家現在是鴻雁大酒店了好不好,你以前愛吃的小河蝦做的鮮蝦餡兒餛飩現在都得預定。”張宏宇說道。

“王坤可以啊。不行,我晚上還是去看看鄭院長,然後去找王坤蹭飯比較妥當。”張蘭說道。

張宏宇不好意思的說道:“別給你兄弟丟人了行麼?”

“我說著玩的,好歹我也是個副總編,也是個帶‘總’的人,能白吃白拿啊?”張蘭說道。

張宏宇有客人要接待,歉疚道:“我這裏忙,一會兒就不招待你了,晚上再聯係啊。”

“一會兒我還要去新華區采訪國企改革的事兒,也沒工夫陪你吃飯,你把大慶的電話給我,一會兒我找他去。”張蘭說道。

張宏宇把大慶的手機號抄給了張蘭,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張蘭站在原地撥通了大慶的電話。

“喂,你好,哪位啊?”大慶電話中說道。

“你猜?”張蘭調笑道。

“張蘭姐,你什麼時候來新陽的?”大慶高興道。

“早晨剛到,中午給你個機會給我接風好了。”張蘭說道。

“你在哪兒?你等著,我去接你。”大慶說道。

張蘭告訴了大慶地址,然後讓一起來的同事去新華區找鴻雁大酒店住宿,安排好房間通知自己。等同事們開車走了,張蘭站在江邊遠眺著,回憶著自己在新陽的那幾年和那個自己思念的中槍後死而複生的英雄。

大慶開著警車一路來到了開發區,停下車,看見那個熟悉的背影,開心的喊道:“張蘭姐!”

張蘭扭頭見大慶向自己走來,忍著內心翻滾的情緒,給了大慶一個熱烈的擁抱後,眼眶濕潤的說道:“那年聽說你中槍了,你家裏給你把棺材都備好了,當時我都差點兒哭暈過去。那時候我都不敢來新陽看你,怕自己看到奄奄一息的你時情緒失控,再讓你的家人跟著我哀傷一遍,還怕見不到你最後一麵,來了之後連追悼會都趕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