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女孩離開繼父繼母家已有3天了,這3天裏女孩每天渾渾噩噩地過完每一天,有時要在迷糊的睡覺當中度過一個一天的1/3的時間。那位老爺爺看起來在這種惡劣的情況下,也會把自己調理的很好,當然也會不會虧待女孩的。就拿早飯來說,老爺爺用最古老的方法煮著魚,這些魚都是由小男孩去附近的小河塘抓的,如果抓到的是小魚,就把它們放生了……運氣好的話,偶爾能抓到幾隻毛蟹,改善一下這艱苦的生活的早飯。老爺爺在年輕時,曾是一名特級廚師的徒弟,在師傅那邊也學到不少美味佳肴。
沒有刀具也沒有一個做菜的鍋,隻能找來兩片香蕉葉,作為簡陋的鍋子,魚鱗的去除似乎對於老爺爺來說也很容易,他就地取材找了一個碎瓦石,洗淨之後不停地在魚的兩麵刮,再將最鋒利的一角用力地在魚肚子上刮了一下,將魚的五髒六腑掏出來,並讓小男孩將他們搗碎。女孩好奇得問:“為什麼還要將這些不能吃的東西搗碎呢?”老爺爺說:“一會你就知道了。”過了一會,小男孩將搗碎的魚的五髒六腑在摻和一點水混在一起倒入寺廟外的一顆老樹下,等老爺爺將魚放在火上烤的時候,他走向女孩說:“你看明白了麼?”女孩疑惑的搖了搖頭。老爺爺擼了一把胡子,語種深長地說:“這可以作為一種簡單的肥料,供給樹木營養。”老爺爺指著剛剛灑過“肥料”的樹說:“這棵樹原本是一棵小樹,我們就是通過這種方法把它養到這麼大的。”女孩點了點頭說:“原來可以這麼用啊!”
待美味的菜端上來的時候,女孩第一次嚐到這麼鮮美的食物連連稱讚,開玩笑說:“如果有機會我有錢的時候開一家店,我來聘請你作為主廚,一定會迎來不少顧客的”老爺爺一聽就笑了,半天都合不攏嘴,鎮定了片刻,突然在臉上浮現了憂愁說:“孩子,你還太嫩呢,你太天真了,我都76歲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也不知何時是個頭呢,我想拜托你一件事,行麼?”
“你說吧!”女孩說。
“我身邊的這個小男孩,他是我孫子……哎,可憐的孫子,在這麼小的時候他的爸爸和媽媽就死於車禍,我都這把年齡了,恐怕……”老人無奈的搖了搖頭。女孩吃驚地看著他說:“原來是這樣啊……”女孩似乎被這番話給震驚了,原來老爺爺之前所說的話是話中有話……突然更加疼愛這位偉大的老爺爺。她接著說“孩子也是無辜的,我會盡我所能去幫助他的,老爺爺你放心”老爺爺激動地點了點頭,感動的留下了眼淚,說:“謝謝你…好…姑娘。”由於小男孩在1-2歲時錯過了發聲期,導致他想說什麼,不能完好的用語言表達出來,字就更不用說了,就隻會寫數字,漢字就沒有一個能看清的。小男孩沒有發音的良好基礎,也沒有一隻筆與一張紙,在這種情況下,女孩顯然有些不知所措了。一個偶然,讓女孩發現了突破口。她在寺廟的周圍找了一些石頭,選石頭也很講究,必須能在地麵上劃出痕跡的石子才能拿來用……但是要如何讓男孩開口說話呢?她突然想起《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安妮老師用手指深入海倫·凱勒的嘴裏糾正嘴型,女孩想這樣的方法可以試一下。女孩這樣的做法得到了成功以及肯定。石頭不夠時,就用隨處的稻草在地上拚字,小男孩寫的字從看不出形到歪歪扭扭,數學從最簡單的加減到乘除,從大片的大叉到是勾為止,從什麼都很不知道到認知一點點……這麼多當中,女孩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她的手時常會被小男孩的牙齒給咬破,控製不好力度,發音就不對,不行,重新再來。這就是女孩的信念。學完發音之後,還要帶著小男孩認識大自然,在他認知同時,順便糾正小男孩的發音,女孩的手常常會在傷口處發濃發癢,老爺爺看的也過意不去,在他們出去的時候就去外麵采摘一點藥材,自己研磨給女孩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