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哪是剩女,那些隻會著急結婚生猴子的男人才是被她PASS剩的嘛。”同事說。“M和她先生就是旅行認識的,一年前倆人在去非洲的路上定了婚,然後又一起去肯尼亞看動物大遷徙,最後回老家完婚。”
我特別喜歡那種能將日子過得豐富有趣的姑娘。其實生活的本質都是相同的。
單身日子過不好的人,婚姻生活也不會好到哪去。因為相守比相愛難多了。相愛是一詠三歎蕩氣回腸,相守是一日三餐洗洗涮涮。誰說“喜歡是乍見之歡,愛是久處不厭”,相看兩不厭,那是李白筆下的敬亭山。你去問問那些寡淡的中年夫妻,有幾個朝朝暮暮四眼相對還久處不厭的?誰沒張口閉口喊過幾聲“滾一邊去”?
而那些能把婚姻經營得風生水起的女子,單身時也絕不是淒涼難耐孤苦無依。她們在獨自生活的時候就保持了製造新鮮和樂趣的能力,這是人生快樂的源泉,所以她們的愛情,不是苦兮兮的“沒你不行”,而是樂嗬嗬的“有你更好”。她們的婚姻,是兩個獨立靈魂間的談情說愛,而不是用生活的殘渣碎屑填充時間。
單身是與自己的等價交換,你用獨自吃飯睡覺生病一個人打吊瓶的代價,換來你一覺睡到日上三竿,來去如風自在逍遙。
婚姻是與另一個人的等價交換。你用忍受老公犯懶孩子哭鬧婆婆嘮叨的成本,得到圍城裏的相互扶助照顧遮風擋雨。
孤單與自由並存,依賴與束縛同在。
我們總是掙紮在愛與自由之間。愛讓我們親密,自由讓我們保持距離。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但事實通常是,不懂享受自由的人,也難以得到愛的眷顧。不能承受孤獨的人,也享受不了親密關係。
愛情不是最後救贖,婚姻也不是唯一依靠。它們解決不了茫然和空虛,也改變不了麻木和無趣。
後來我有機會在同事的介紹下見到了M,一個靈動、爽利的女子。聊起婚姻生活,她說,即使兩人都熱愛旅行,有共同興趣,也不意味著對方和自己就是一樣的人。結了婚,並不代表就高枕無憂地“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單身時隨心所欲說走就走,既然選擇了結婚有個伴,就得接受和另一半彼此尊重、有商有量的生活。M偏愛靈秀山水,而先生喜好探險登山。怎麼破?誰又該服從誰?
於是M和愛人在年初策劃了一場“分開旅行計劃“,一個去南半球,一個往北半球,最後在赤道附近選一個中間點彙合。走完這趟回來,他們就計劃懷孕生寶寶。
一身小麥色皮膚的M,和那些把生活過得熱氣騰騰的女子,她們之所以不會成為脾氣暴躁性情古怪的老姑娘,是因為她們把人生的每天都用來盡興、綻放、享受,蛻變。獨立讓她們內心成熟,閱曆讓她們格局開闊。她們懂得與自己和平共處,也能夠與生活兩情相悅。
蕭亞軒剛出道時唱過一首歌:“頭發甩甩大步地走開,不憐憫心中小小悲哀,我會一個人活得精彩。”
能一個人精彩,才能與全世界相愛。
不信你看那些灼灼閃光的姑娘,凱特?米德爾頓在認識威廉王子之前就已經是學霸兼曲棍球隊隊長,維多利亞在嫁給小貝之前早已是紅遍全球的辣妹,哪一個是楚楚可憐仰麵等待王子來吻醒、依靠男神來拯救的?
單身時潦草,結婚後淩亂。一個人不快樂,兩個人也難幸福。人生不是數學題,不是套用了婚姻既定的公式,就能將後半生自動完成。
最近看到朋友圈轉發的一段話:
願你有高跟鞋也有跑鞋,喝茶也喝酒。
願你有勇敢的朋友,有牛逼的對手。
願你對過往的一切情深意重,但從不回頭。
願你特別美麗,特別平靜,特別凶狠,也特別溫柔。
我想對筱筱說,願你有獨立的自我,也有綻放的自由。能享受一個人的晚飯,也能做兩個人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