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他鄉相遇
“和林小姐上次在潘董那裏見過麵,Barties是很專業的拍賣公司。”他在她對麵坐了下來,目光熠熠態度溫和。
這句又商務又體貼的話,一下子讓林若然想起了那天他幫她拾起圖錄還遞給她紙巾的那一幕,她突然感到臉上有些發燙,趕緊說:“可不是,但抱歉今天我沒有帶圖錄過來,如果您來我們的秋拍我一定給您準備一本。”話一出口,馬上就後悔不迭。
他溫和的笑了,垂下眼睫沒再看她,抿了一口杯中的咖啡。
“周先生看起來不像是香港本地人,是嗎?”見他神情鬆散,沒有急著送客的意思,林若然便問道。
“對。我以前一直在格雷集團的北京分公司工作,去年才被派到香港。”
“這麼巧,我以前也是在Barties駐北京辦事處的。”她禁不住脫口而出,兩人都是從大陸來的,而且沒有想到竟然還都是來自同一個城市。
他望向她,神情也變得明亮起來,“是啊,這麼巧。嗨,像今天這麼陰冷的天,在北京就和朋友們一起吃烤串喝啤酒了。”他好像想起了什麼,臉上洋溢著大男孩的熱情。
“恩,是啊,”林若然也有所觸動,“我才來香港一個多月,不過也常常開始懷念……”“哦,你懷念些什麼?”他很有興趣的問道。
“懷念北京寬廣大氣的長安街,懷念在學校碧綠的草地穿上運動鞋跑步……你看香港寸土寸金的,連道路都是窄窄彎彎的,並排走車都很難,更何況說是散步或是運動了;還有你剛才說的烤串,我知道西四有一家老字號的,專門做變態辣雞翅,朋友中有一個重慶姑娘,每次去都號稱要把老板的辣椒末用完……”
她說得引人入勝,他仿佛聽得津津有味。
突然對一個陌生人說這麼多,林若然自己也覺得有點奇怪,可是麵對他,真的沒有太多避忌,也許,這就是他鄉遇故知這句話的意思?
“是啊,北京和香港,一個典型的北方城市,一個亞熱帶的南方城市,生活差別還蠻大,你來這邊還習慣嗎?”他接著問。
“其實我才來一個多月而已,很多事情還很新鮮……”從剛才的思緒中回過神來,林若然說道,其實對她來說生活上的習慣不算什麼,主要是還沒有從這邊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我來這邊一年多,除了定期向這邊的董事會做報告,新鮮感……”他搖了搖頭,“就沒剩下什麼了。對了,上次你們去拜訪潘先生,是準備拍賣潘先生的琺琅藏品吧?”
“對,是的,”想到他跟潘先生看起來也比較熟,林若然試探的問:“您看過潘先生的琺琅藏品嗎?潘先生希望在拍賣之前可以給他的藏品辦一個展覽,我們覺得挺突然的,不知道潘先生有什麼喜好?”
他一直認真的聽她說,嘴角弧線的牽動更顯得鼻梁挺拔。“我隻是知道潘先生特別愛收藏琺琅瓷器,但是沒有這個眼福去真的欣賞到。不過潘先生是一個很傳統的人,因為家室淵源他從小就學習國學,寫得一手好毛筆字,對古典文化的研究,不亞於香港的一些大學講師。”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潘德明看起來像是個儒商。看周之遠將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全部告訴自己,林若然很感激他知無不言。“謝謝你,周先生。你會出席我們下月的專場拍賣嗎?如果您確定好了請一定通知我,我為您預留VIP席位。”跟他聊這麼會兒,也不能忘了自己今天的主要任務,如果邀請的客人都不參加,莊閔芬到時候肯定怪自己辦事不力。
周之遠這次笑得有點出人意料,看她的表情好像她剛才的提問是個可愛的小女孩,“我考慮一下。”他下巴微微點了下,笑容沒有收回,卻說得簡潔明了。
話說到這裏,看來該起身告辭了,他也許因為工作日常安排的太滿,所以不便現在就確定下來,也許這就是他婉拒的一種方式吧,隻是因為他太熟諳紳士的做法,所以才用了這樣的句子。
“那好的,周先生,不耽誤你工作了,我該告辭了。”林若然站起身來,杯子裏的咖啡剛好喝完,身上此刻暖暖的。
他也不再故作客氣,起身為她開門,“香港的冬天因為靠海,所以會有陰冷的天氣,在外麵還是需要保暖。”他眼神掠過她單薄的風衣,不經意的說了一句。
林若然點點頭,“嗯,謝謝你煮的咖啡。再見!”
下午又送了幾家邀請卡後,林若然終於帶著幹涸的喉嚨回到了家,連續的大風吹,嗓子隱隱開始腫痛,晚上還要給深圳那邊再打打電話呢。此刻,顧不上身體的不舒服,她最大的希望就是有哪家展出突然取消然後展廳就能放出租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