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揚把這個十塊二十五公斤的黃金金磚交給了劉叔叔的信托公司,然後由劉叔叔的女兒劉景雪親自擔任項目經理,負責這個信托項目的投資運營,然後以張飛揚作為受益人,把收益打到了張飛揚的銀行賬戶裏麵。而張飛揚也都沒有指望能夠讓這個有多麼賺錢,他隻是希望能夠不賠本已經是不錯了。而處於對於劉叔叔的信任,張飛揚也都非常信任的把這批黃金交給了劉景雪姐姐進行運作,接下來也就是逐步的讓她進行操作。
不過張飛揚卻馬上和劉叔叔簽訂了一份黃金質押借款協議,這份協議也就是張飛揚利用那批黃金作為質押,然後跟劉叔叔的信托公司借款三千萬元作為下一步投資的計劃。而劉叔叔也都同意了,因為這筆借款沒有任何風險,畢竟這個可是價值五千萬的黃金,可是卻隻是用來借款三千萬,這個肯定是不會虧本的。何況黃金是一個價值非常穩定的東西,不會輕易暴漲或者暴跌,所以劉叔叔也都不擔心自己會虧本。
當張飛揚拿著這三千萬,然後再次購買了十一噸白銀。而這個頓時把上海各大貴金屬公司的白銀都給幾乎橫掃一空,而這個讓整個上海的貴金屬公司也都把張飛揚當做了大爺一樣供起來。要知道這個時代白銀已經是一個工業品了,很少人會直接買現貨白銀。人家絕大部分白銀,也都是選擇玩期貨,根本不會玩什麼現貨。人家都是聽說土豪金的,可是從來沒有聽說過用白銀來炫富的。所以白銀已經不是用來炫富的東西了,所以現貨白銀比較難以銷售。可是張飛揚居然直接一次性購買了十一噸白銀,這個讓大家都把他當做了“人傻錢多”的典範。
而他們卻不知道,這十一噸白銀,到了明朝可就是二十九萬多兩銀子,幾乎是驚人的財富了。
“韓公公,在下乃是錦衣衛南京錦衣衛百戶張飛揚,是懿安皇後的親戚。接下來打算在這個南京城裏麵開一個錢莊,還請韓公公多多照顧一下!一點意思,不成敬意!”張飛揚說道。
而那個韓公公,全名叫做韓讚周,官職是南京司禮監掌印太監。不過,明朝實行的是兩京製,所有中樞機構都是有北京和南京的兩套班子的。不過,在實權上麵,北京的官職比起南京的高很多。北京是真正的國家中央首都,他們掌握了絕大部分權力。而南京的官員雖然看起來品級很高,可是實際一個南京的部堂尚書,實際影響力還不如一個北京的員外郎。這些南京的官職,一般是給那些犯了錯的官員來擔任的,是等於是養老了。
而司禮監這種宮廷內宦機構,也都是有南京和北京兩套班子的。南京的司禮監,因為距離皇帝太遠了,無法能夠真正的掌握實權。而南京司禮監的掌印太監,自然無法和北京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相比,甚至影響力還不如一個秉筆太監和隨堂太監。
可是,這樣兩套班子也有兩套班子的好處,也就是在北京城被攻破的時候,南方可以立刻擁立一個新的皇帝,然後重新集合實力去反擊。而南京的設立有利於控製南方的國土,這樣對於國家也都有好處。而曆史上北京明朝滅亡了,南方很快也都擁立了一個新王朝。而這個南明雖然失敗了,可是這裏麵是有多方麵原因的,主要是因為黨爭太厲害,並且那些利益集團把自己的私利看得比國家民族利益更重,這樣讓他們才會失敗。並且,由於皇帝的權力幾乎是被朝臣架空的,並不能夠有效的控製混亂的局勢。如果當年能夠團結一心,那別說守住南方,北伐也都不是不可能。而正因為這個兩京製,讓南明能多延續了很多年的國運。如果沒有這個兩京製,那也許李自成攻克了北京之後,國家早就崩盤了。
不過,這個韓公公韓讚周,雖然在全國來說不算什麼,可是卻在南京影響力很大。張飛揚作為一個後世人,並且還是金融係畢業的人,自然知道在中國經商,自古以來都要和政治人物打好關係。如果無法獲得官場的支持,那商業也都是不長久的。在中國想要做大生意,那必須要和官府走到一起,不然你也許能賺一些小錢,可是卻永遠無法能真正的成為大富豪,成為全國有數的大富豪。
韓讚周看著那些箱子裏麵的銀元寶,頓時心驚肉跳起來了。韓讚周一眼也就看出來了,這些銀元寶加起來不下於五萬兩,哪怕韓讚周也都很少見過這麼多錢啊!雖然韓讚周各種灰色收入很高,可是他都是一點一點的“積累”的,並不像是現在一次見到了五萬兩銀子。一次性五萬兩銀子擺在了他麵前,那也都是令他感覺心驚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