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一鳴聽了這話就像吃了蜜一樣,覺得自己這個“引子”說得好,接過老首長的話茬說,老首長,您要回去就五月份吧,六月份以後天就熱了。
老首長:我跟家人商量一下再說吧。
祝一鳴這時從包裏拿出一斤頂級的“冬蟲夏草”,然後又把用緞子包著的十二塊戰國玉器放在桌上:老首長,您是古玉專家,這是戰國時期您家鄉的玉,聽說就是在這座神山附近發現的,請您鑒定一下吧。祝一鳴為了使老首長高興,竟牽強附會地把這批玉與“鳥岩雕”作了點聯係。
老首長聽到古玉,立即興奮地拿起桌上的放大鏡,叫家人把一盞射燈開了,一件件仔細地欣賞起來,邊看邊激動地,玉質一流,雕工上乘,器形端莊,是王侯一級的用品,真是難得一見。小祝啊,你知道中國人為何自古至今喜歡玉嗎?玉身上有人的精氣神,玉的氣場與人的氣場基本一致。晉人傅鹹寫過一篇《玉賦》,讚譽卞和辨玉識才的精神。玉璞不為世人所知,獨有卞和慧眼識才,曆盡艱難,一片赤誠,終使荊山之玉成為國寶。一邊說,一邊有點依依不舍地把它包起來。
祝一鳴:老首長,您別包了,這是我送給您把玩的。
老首長臉色有些凝重地看著祝一鳴:送給我?你要老實說清楚這玉的來路,是國家的或用公款買的我堅決不要,我決不能帶著汙點去見馬克思。
祝一鳴上前撫摩著他的手,語氣像孩童般真誠:老首長,請放心,我不會做這樣的事,這是我自己的。我有個親戚做玉器生意,在古玩市場上撿漏撿來的,我是以他撿漏的價格買來的,很便宜。玩玉講究緣份,這些玉放在我這裏就是一堆石頭,放在您那裏就是有靈性的寶貝,它與您有緣。
老首長聽了這話,才放心地笑了:這真是巧極了,小祝啊,你有這份心意,我很感謝你,但我也不能白收你這麼貴重的禮呀,說說看,有什麼需要我辦的?
祝一鳴連忙搖頭:沒有任何事,隻盼您五月份回家鄉看看。我今年五十六了,不滿再幹一屆的年齡了,也快要退居二線了,等到閑下來,我會經常來看您。祝一鳴有意把自己的年齡講小了一歲,關鍵時刻,一歲就能定乾坤呀。
老首長眯著眼,感到有些突然地:什麼?你也要退居二線了?我看你像個小夥子,身體這麼好,精神也這麼好,又會辦事,這麼早退下來不可惜嗎?
祝一鳴:副省級幹部隻能幹到六十歲,我離幹滿一屆正好差一歲,就這麼不巧,但這是中央的規定,我當然得堅決執行。
“可惜,可惜了,”老首長念叨著,忽然記起了什麼:那正省級就可幹到六十五歲了吧?
“是的,可我沒這個資格,也沒這個奢望。”祝一鳴謙恭地說。
“我呢,不在其位,也就不謀其政了,很少打招呼。不過,家鄉父母官我還是要幫著說幾句話的,況且,你又是個人才。我看,你要是不怕吃苦,不怕寂寞,願為老百姓多辦些實事,可以到比較貧窮的省再幹幾年。”老首長用征詢的目光打量著祝一鳴。
祝一鳴見終於如願以償,激動得幾乎有些發暈,但他仍是一副溫順的模樣和口氣:老首長如果要我多幹幾年,那我一定聽您的話,不管在什麼地方,我一定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當然,我再遠再忙都會抽時間來看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