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汴京來了個怪人(1 / 2)

“西至黃河東至淮,綠影一千三百裏;

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

汴河隋堤,美景如斯。

楊柳依依,疊翠成行,風吹柳絮,騰起似煙。

清晨之時,登堤遙望,但見曉霧蒙蒙,翠柳被籠罩在淡淡煙霧之中,蒼翠欲滴,仿佛半含煙霧半含愁,景致格外嫵媚,是一幅絕妙的柳色迷離的風景畫。

這裏是東京汴梁,是汴河隋堤,是一個對他來說極為陌生的地方。

他讀書時,曾讀《東京夢華錄》。

書中記載,北宋東京汴梁城“東華門外,市井最盛,……凡飲食、時新花果、魚蝦鱉蟹、鶉兔脯臘、金玉珍玩、衣著,無非天下之奇。其品味若數十分,客要一二十味下酒,隨索目下便有之。其歲時果瓜、蔬茹新上市,並茄瓠之類,新出每對可直三五十千,諸閣紛爭以貴價取之”,真是一幅繁榮景象。

另外,每天有成千上萬頭豬被趕入城市中肉市待宰,每日消耗的魚達數千擔。這時的夜市也更加興盛,往往直到三更方散,市場交易,動輒千萬。

還有作為說書遊藝場所的“瓦肆”,大者可容納數千人,許多膾炙人口的評書和曆史故事就是在這裏經過說書藝人的精彩演繹傳遍千家萬戶。

此時正值初春,天氣尚有些冷,他卻穿一身單薄的衣裳站在州橋之上,身體瑟瑟發抖,眼中有些迷茫,有些期待,又有些恐慌。

他的表情是那樣的複雜,就仿佛見了鬼一般。

繁華的州橋大街上,商鋪林立,盡管還是清晨,卻早有商家將門打開,開始了一天的生意——打掃衛生,整理桌椅,準備迎接白晝的第一批客人。

這個商鋪不大,與其餘商鋪一樣,幾乎是全木料結構的建築,雖然在這州橋大街之上看起來是那麼的普通,但是在他的眼裏,這一切都是藝術!

是妙不可言的創造!

比起水泥森林般的城市,他更喜歡這種感覺,隻是風吹著,他真沒有多少心思去欣賞,隻是抬頭看了看商鋪的匾額,上書四個字“秦記雜貨”。

這名字是多麼的接地氣兒啊,比起很多故作高深的名字,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賣什麼的。

雜貨,顧名思義就是雜七雜八的貨物,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多,感覺就跟逛淘寶一般。

他縮了縮身子,搓了搓手,手上有一枚戒指,看起來非常的顯眼。他想了想,幹脆將戒指取了下來,然後用一根絲線拴上,掛在了脖子之上。

這戒指是他偶然得來,雖然不知道是否名貴,可是在這陌生之地,他還是覺得小心為妙,畢竟古人都說財不外露的,這東西放在外麵終歸不是個事兒,很容易招惹是非的。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已經刺破了湛藍色的天空,他抬頭擋著眼睛深吸了一口氣,興奮地說道:“吸夠了霧霾,這空氣當真新鮮啊。”

路過的行人漸漸多了起來,幾乎每個人都會對他指指點點,因為他身上那奇怪而又單薄的衣服,還有那隻有寸許的頭發,與這個世界的人格格不入。

若不是天色尚早,隻怕有人就要報案了,到時候巡街的兵丁過來,他隻怕是要倒黴的。

“不行,得趕緊換一換裝扮,不然就糟了,其它事兒,以後再說。”他嘴裏叨叨了一句,並不理會別人的目光,而是徑直朝著那秦記雜貨走去。

方才他看到那雜貨鋪裏不僅有麥豆茶酒油鹽等日用雜貨,居然還有一些舊衣服出售,另外像發簪、腰帶等東西都是十分齊全的。

說實在的,他瞧不上那些東西,因為他身上這一套行頭雖然不貴,可也比路上那些人穿的好多了,腳上一雙鞋子更是不便宜,要不是為了不太紮眼,他還真舍不得去換呢。

雜貨鋪的生意似乎並不太好,不過這也可能是因為剛剛大清早的緣故吧,他並未多想,反正跟他關係不大,他現在急需的是改變妝容,免得被人當成奸細給抓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