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之後,宋林再次站在星空之下問宋淩兩年前的問題。
距離開村莊,已經過了八年。
宋淩這次並未同當初一番,轉瞬便給出宋林答案,而是思忖了半晌過後,眼中才顯出迷茫之色。
“先生,我依然不知您想讓我明白什麼。”宋淩低下頭,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
宋林蒼老的麵容之上浮現一抹笑容,他笑了笑,返回屋中。
夜空下,宋淩的眼神漸漸發亮。
又過了兩年,宋淩名聲大噪。他的聲勢,早已超過了這私塾中的先生,在得到了宋林的允許之後,宋淩亦是在年紀輕輕便招收了門徒。
這門徒,隻有五十人,一人不多,一人不少。
朝中發來請帖,邀請宋淩進京做官。宋淩雖有心擔憂天下,亦是意欲光宗耀祖,但看了一眼老得不像樣子的宋林,毅然拒絕。
十年後,在宋淩第二十二歲之時,宋林壽元已絕,平靜地死去。張姓老婦在宋林離開人世的第二日,便麵帶微笑,隨他而去。
宋淩默默地收拾起二老的骨灰,將之火化之後,灑在了私塾的院落之中。
這是宋林的要求,也是師娘的意願。
宋淩在這私塾,以親子之道守孝三年,而後將請帖拿出,走進京都。
此時的華清國,情況極為不妙。開塵國,陳國和鄔國三麵夾攻華清,大有開戰之意。
華清國麵對一家,尚有還擊之力,麵對兩家,亦是可以自保,至於三國聯合,定然不敵。
初入朝堂的宋淩以學子之身,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周遊列國陳說痛弊,終於連橫合縱,將三國聯軍攔截於華清國外。
華清國主以太子之師,未來的帝師相尊,親出城外幾十裏迎接宋淩歸都。宋淩一時顯貴之極。
宋淩婉拒華清皇帝為其建造府院的想法,將自己曾經收在門下,如今亦是身份大增的五十名弟子喚到身邊,在京都重開了宋林那家學堂。
裏麵的擺設,亦是同原先一模一樣。
宋淩之門,來往之人絡繹不絕,頗有門庭若市之模樣。
這種情形,讓他感到一股厭煩之意,卻被宋淩生生地壓抑了下去。
這五十名弟子中,有一弟子最受宋淩喜歡。
此子不過八九歲,出身亦是不好。但其說話之間,眼珠流動,一股靈氣透體而出。
這孩子,名叫烏爾察。
烏爾察的資質可以說是極差,宋淩對其他學生隻需解釋一遍書本之上的含義,而對他,則需要解釋兩遍,三遍。
宋淩對其絲毫未曾感到不耐煩之意,他對烏爾察的期望,頗深。
烏爾察有著其他的孩子沒有的東西,堅持和韌性。他是一個喜歡跟自己較勁的人,這樣的性格,倒是和宋淩很是相似。
自此之後,烏爾察便一直留在了宋淩的身邊。
此子是一個鬼機靈,往往能從宋淩的一個動作,一個神情之中便可得知宋淩所需之物,並為之提前準備好。
宋淩對此,隻是無奈地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