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世界》片段(1 / 3)

《他們的世界》片段

光夫說,那幾天我心情特別好。大學文憑到手了,工資也長了,女朋友吹了,真是三喜臨門。我想出去走走,就和一幫人到大北窯去。逛到日壇,遇上他了。對不起。你說,女朋友吹了也是一喜,是嗎?對。有什麼不對嗎?他長的很好看,氣質也好。社會上好像叫小麗(我不能肯定),但是我沒正眼看他。比他漂亮,比他有名的人我見過的太多了。他問我,這兒的莊主好像叫光夫。我想見見他。我說,見他千嗎,他也不比別人多點什麼。他又去和小亮馬橋說,要見光夫。亮馬橋說,要見光夫容易,你請客吧。他說,好。還說,他家裏經濟條件好。他穿得很時髦,但是經濟條件未必好。我就是光夫,可是我不會見人就說,我是光夫。對了。007的電影裏也是這樣。大名鼎鼎的詹姆士“邦德也不會輕易告訴別人他是邦德他要等到那個無知小子問出:Whoareyou?然後才好說:MynameisBOND.JAMESBOND.我每次看到這裏都和大家一樣起立歡呼。光夫講的故事又可以這樣敘述:有一天時值初秋,光夫(他隻喜歡穿黑的和紅的衣服)、達子(他是做服裝的二道販子,很有錢)、小亮馬橋(老在亮馬橋上活動),還有美的旋律(我問光夫,長的很美嗎?他說,甭提多寒萬磣了。)一起去逛大街。走到日壇附近,遇上了他。他騎一輛賽車,穿藍粗布的夾克,牛仔褲,白運動鞋,跨在車上。他很年輕,蒼白,消瘦,頭發有一點發黃,眼睛也帶一點金色。光夫看見他的手很小,但是手指很粗,假如你做過出力的工作,手指就會很粗,一輩子不會變。他就這樣站在那裏,背後是空空落落的街道,躊躇不前,想來打招呼又不敢。在他眼睛裏燃燒著渴望,就憑這一點可以認定他是。當然這種渴望不是誰都能看見的。我有一回和一位同字號的朋友在公園裏坐了一下午,他指給我看了很多人,可我一個也沒看出來。這種渴望也不是對二切人的。光夫說,他會過來,可是亮馬橋說不。兩人打了賭,亮馬橋輸了。光夫說,我們一起到館子裏。他叫我點菜。我知道,他知道我就是光夫。他早就知道我就是光夫,但是他不說。我也不說。他說,你點你點。我說,隨便吧。他又叫別人點,別人也說,隨便吧。他就點。淨點些名字好聽難吃無比又特別貴的菜……坑老杆的菜。對了,當然,不是自己花錢,這樣的東西也能吃下去。吃完後大家都走了,隻剰他和我在一起。也沒什麼話可說。我問他,是不是經濟上不寬裕。他說,我家住在農村。又說,我母親偏癱在床。這簡直是黑色幽默。到底花了多少錢?我沒打聽。打聽這個幹什麼?那你說了什麼?我說,什麼時候帶我到你家裏去看看。他說,現在就去。我說好。我們就去了。晚上就住在他家。初次做愛……他說,我隻屬於你,我不屬於別人,隻屬於你。我說,我不能說這話。他說,我隻說我。後來說什麼?後來說到他自己。去年冬天剛獻了血,又中了煤氣,身體全垮了。他那張破床老響,我怕它垮了。床腳架在罐頭瓶上,罐頭瓶下又墊了好幾塊磚,據說這樣潮蟲爬不上來。還說到上中專時,從家裏帶飯,一大飯盒炒窩頭。現在在單位吃午飯,一月的菜金是八塊錢。我問他為什麼要騎這麼貴的賽車,他說他沒有別的辦法。其實他不喜歡騎賽車。這輛車是上中專時買的,就是因為每天他帶的飯都是炒窩頭。他家就他一個人在外邊,脫離了農村戶口。這我就不懂了。一輛賽車要三四百塊錢吧?又不是運動員,幹嗎買這麼貴的東西?吃得好一點不是更實惠?把錢吃了可惜,就是這麼想的。你愛他嗎?當然愛。他是樸實的人。奢華的人我見得太多了。光夫的上一個愛人是小結核。好多年以前,他就知道有個小結核。那時候人們這樣提起小結核:“去不去西單?”“西單有啥可去的。不就是小結核那幾個人。”還有人管小結核叫語錄牌下的小結核。這個外號帶一點翹首以望的意思。仿佛小結核永遠站在語錄牌下,手扶磚牆,等著別人來。光夫從來不去西單,小結核也從來不到別的地方去,所以過去他們從來也沒見過麵。有一天光夫在浴池洗澡,忽然發現有人在水下對他做某種事。光夫不喜歡這種方式。他蹬了那人一腳,就算打過了招呼。他甚至沒有仔細看看對方是什麼樣的人。等到他穿上衣服離開時,那人也跟了出來,說道:你是光夫。我在上海見過你的相片。我早就想找到你,讓你隻愛我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小結核。他不漂亮,氣質也一般。光夫說,我不可能隻愛你一個人。你要和我做愛倒很容易,我又要到上海去,有興趣咱們一塊去吧。也許是小結核斬釘截鐵的口氣叫人感動,也許是光夫也想有人做伴。他向小結核發出了這樣的邀請。光夫說,亞運會開幕那天,別人都在看轉播,他和小麗到鄉下捉鳥去了。在莊稼地裏,用沾網一網能逮上百隻。假如是能賣的鳥就發財了,可惜全是老家賊。隻好把它們的腦袋擰下來,往下一撕,就把皮和內髒都從身上剝下來。這些鳥可以烤著吃、燒著吃、熏著吃。也可以帶回城裏去,城裏沒有這樣的東西。後來他們一道回家,路上碰上了大野馬。這位朋友我們也認識,是藝術型的,熱情奔放。見了麵第一句話就是:光夫,他是誰?第二句話是:我想和他做愛,可以嗎。小麗躲開了,沒說話。等到大野馬走了,他才出來說:我不喜歡這個人,我誰都不喜歡,我隻喜歡你。光夫說我覺得他太脆弱了不像我們圈子裏的人。所以他帶他到自己家門口去,這兒的孩子和光夫都熟。有人說,我親愛的光夫,好久不見了。然後就和光夫接吻。他在一邊看著,什麼都沒說。小結核和光夫的愛情故事,是在火車上開始的。在浴池分手後,第二天他到車站,發現小結核在檢票口等著。光夫說,你怎麼真來了?沒事別跟我去,以後還有見麵的機會。小結核說,我真的到上海有事,你看,我把行李都帶來了。好吧,你坐哪趟車?咱們到上海會齊。小結核說,我沒買票,等著和你坐一趟車。咳!我要是今天走不了呢?小結核說,那我也不走,等你明天走。於是小結核買一張站票上了車晚上兩人在光夫的臥鋪上做愛。光夫沒有資格坐軟臥包廂就在普通硬臥上發生了這樣的事。後來到了上海,兩人有很多快樂時光。其實小結核到上海沒事,他純粹是為光夫去的。我很為小麗擔憂,因為他經濟上不富裕,身體又不好。為了結識光夫,請了一次客,大概花了他好幾年的菜金。他和小結核不同,小結核起碼還見過光夫的相片,而他以前根本沒見過光夫。他為什麼要孤注一擲,把全部幸福的希望放在光夫身上。光夫給他打了一件毛衣,他穿在身上就不肯再脫下來。到夏天怎麼辦?光夫不應該愛小麗。他是個無憂無慮的人,可是小麗有好多不順心的事。比方說他沒有考大學,而是早早地上了中專。農村的孩子都喜歡這所中專,因為可以早轉戶口,早掙錢。將來會後悔的,因為他絕頂聰明,對生活有絕高的期望。因為走了這條路,將來一輩子都是小學教師,技術員,護士。當護士也能幸福,不過小麗很難幸福。這件事小麗是在中專裏學會的。他很少到社會上來,雖然大家都知道個小麗,可是誰也沒見過他。不知道他怎麼下了決心,要愛光夫,永遠愛光夫。這種想法沒什麼道理。小麗將來不會結婚,也不會有孩子,他受不了這些。而光夫是一定要結婚要生孩子的。而且光夫說,結婚以後沒準就收了。他們倆會有好結果嗎?而且光夫也不止給他一人織過毛衣。除了小麗,小結核,他還給一位詩人織過毛衣。這個詩人給光夫寫了很多情詩,其中一些已經在報刊上發表。這些情詩的正本我都看見了。對於詩我懂得不多,不過從感情的豐富、文辭的華美兩方麵來看,似乎與莎士比亞著名的十四行詩沒什麼區別。莎翁的情人是什麼人,史家還沒有定論。所以好的情詩也不一定出於男女之間的戀情。那些詩光夫也讀不大懂但是他想:人家既然寫了這麼多,給他打件毛衣也是應該的。光夫說,他沒法不愛小麗。因為他的抑鬱、衝動、渴望幸福,全都在他麵前一覽無餘。小麗說,他一直在等待,等了這麼多年,再也等不下去了。我弄不明白,他等什麼。但是光夫說,他都明白。小麗的一切都裸露出來,就像小麗的存在本身。這比裸體更徹底。他不可能不愛。再說小結核跟光夫去了上海。果不出光夫所料,小結核在上海沒有別的事,他是純粹為光夫去的。光夫在上海跑業務,他和他形影不離。光夫也沒花很多時間跑業務,經常待在飯店裏,更經常待在房間裏。如前所述,他們倆有過很多快樂時光。後來小結核給光夫寫信,說到他再也不能到公共浴室洗澡。他一看見水從噴頭流出來,就想到兩人在上海時,在噴頭下做愛。想到那些,他身體就有反應。除了做愛,他們倆經常在爭論。小結核說,他們倆應該永遠在一起。光夫說,這不可能。因為大家將來都要結婚,為社會盡義務(光夫經常說到為社會盡義務的問題,仿佛這種義務大家經常忽略似的)。如果結了婚還幹這樣的事,起碼是對妻子不忠。小結核說,將來大家不一定要結婚,可以永遠做單身漢。他們倆在上海的情形就是這樣。光夫還說到過他和詩人的戀愛。那是詩人從獄裏放出的第三天,他在路上遇到光夫,就緊追不舍。他說,我在獄裏聽人說到你,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到你,讓你一輩子隻愛我一個人。光夫說,豈有此理,我該你的?雖然如此,也好了一段。後來吹了,還經常寫信。威脅,肯求。倆人矛盾的焦點在於,詩人的占有欲太強。光夫說,我已經有了一萬個,你不過是一萬零一個。詩人大為傷心,說道:你有過多少我無法改變,以後不能再有了。光夫說:這我不用請示你。倆人就此鬧翻,再不見麵。最近通信也少了。過生日時,收到了詩人的賀卡,上麵隻有一句話:你摘到一萬零幾個了?光夫把卡片斯成了幾百片。小結核對光夫海誓山盟,可是他們倆也就好了兩星期左右。他們從上海回去,火車離北京越近,小結核話越少。最後在車到豐台時,小結核說:我想我還是該說實話。原來他已經結了婚,孩子都四歲了。光夫大怒,打了他兩個大嘴巴。小結核哭了。我對這一點不大相信。就是霍元甲打我兩個大嘴巴,我也不能忍受。我非和霍老師拚了不可。所以我要求光夫認真回憶一下,是不是打了兩個大嘴巴。也許是兩個小嘴巴,或是一個大嘴巴。光夫說,就是打了兩個大嘴巴。火車上的人別人看了也覺得不像話,不過火車上兩個小夥子打架誰敢管。好在過了十分鍾就下車了,沒有鬧出更多的事來。我問光夫,可曾要求小結核解釋。光夫說,還要求解釋個屁。撤謊和說真的一樣。孩子都四歲了,還說沒結婚!他倒是自己解釋了,說在上海時根本忘了自己已經結婚,到了豐台才想起來。鬼才信他。後來小結核無限追悔地說,我幹嗎要告訴你我結婚了。他幾乎每天都給光夫寫一封信,說他把老婆孩子都打發回娘家了,叫光夫來。光夫不敢相信有這樣的事,抽冷子去了一次,果不其然,家裏就是小結核一個人。小結核說,家裏一直就是這樣。不知他用什麼辦法把老婆騙走的。據我所知,同字號的朋友騙老婆,花招極多。但是不經本人同意,不能披露這些花招,以免引起家庭糾紛。其中比較俗的說法是本人在練氣功,不近女色。因為真練氣功,戒女色的人不少,所以披露這一條也沒啥的。我們的朋友大野馬本人不結婚,但是這些事知道的很多。他說同性戀的妻子最可憐。我們還有些同字號朋友,年齡比較大。說起感情方麵的事,就很不樂意談。有一位三十多快四十的朋友說,這不是什麼好事。什麼愛呀恨呀的,說起來肉麻。還有一位四十五以上當教師的朋友說,他就是一周去發泄兩次,完了事就走,連人都不想認識。這位老師還說,他認為,男人應該愛一個女人。不幸的是他不知怎麼,就是愛不起來。男人他就更不愛了。他隻剩下欲望要發泄,而和女人發泄,他這方麵有困難。所以他說,他是“同性”,卻沒有戀。現在扯到了女人的問題。他們這些人裏結婚的人多,和女人有過性關係的人更多,我們還沒發現誰對女人有過愛情。就以光夫為例,他把性和愛劃到了男人的論域,把家庭和婚姻劃到了女人的論域。他絕不肯和男人同居,覺得那不像一種生活。家裏不但要有妻子兒女,還要有爸爸媽媽,大姑小姨,兄弟姐妹一大群。老婆作為一個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可是愛和性要和女人掛起鉤來一他說這根本無從談起。光夫對剛吹的女朋友有些意見,比如,歇班的事。假如光夫歇禮拜三,她也倒到禮拜三休班,光夫歇禮拜四,她也倒禮拜四。光夫說,這是幹嗎呀?兩星期見一次還不夠嗎。原來光夫在北郊上班,她在南邊,這挺好的。她非調到北郊來。光夫認為,兩星期見一回麵,到兩家去見見老人就可以了。可是那女孩還要他陪著到花前月下走走。偶爾擁抱、接吻也無不可,這是因為要確認朋友關係。太多了就沒意思了。那女孩還要求熱烈一些。不知是從哪兒學來的。因為這些,還因為性上的事,倆人吵起來。她終於說出一個吹字來。光夫說,這可是你說的。吹就吹!他覺得終於解放了。我對光夫說,女孩說吹,經常是不吹的意思。他說這麼顛三倒四幹嗎。後來那女孩傷心動肝,悲怯欲絕,他完全置若罔聞。這就是本節開頭三喜鄰門的三喜之一。討論感情問題,不能完全和性分開。要把兩個問題和並討論,就有兩個問題:在感情的領域怎麼看性,和在性的領域怎麼看待感情。這第一個問題是文學的題目。說實在的,簡直沒什麼條理。第二個問題非常好論,而且有很好的概念與機理。不管怎麼說,我們在第一點上也有些材料。比如光夫說,假如有一個女孩,性格好,人也漂亮,家裏的關係都能處好,又完全聽我的,結了婚以後,我也能愛她。既然我愛了她,大概也能有性欲。既然我愛了她,怎麼會一點性欲沒有呢?我也是男人呀!這話別人也說過。那位教師朋友說,見到好的女孩,我也有感情。要是有些交流,對方再提出要求,也不是不能……他和太太結婚半年多了,一次性生活沒有。引得對方的姐姐都出場了。大姨子問她,我妹妹怎麼了,你冷著她?他說:這也不能怪我,她為什麼不主動?大姨子差點把眼珠子瞪出來:你說什麼?告訴你,我妹妹可是黃花閨女!這場架幾乎吵到單位去。他說到這些事,苦笑著搖頭。這類朋友的理論是同性戀不妨礙男女之間的感情,甚至不妨礙性生活。但是女孩要非常非常之好。這種理論我不大相信。第一,純屬假設,沒有實例支持。第二,上那兒去找那麼好的女孩?找到了人家也未必愛你。我聽說和見到的實例全是同性戀夫婦感情不好。大野馬說,他有過女朋友,感情生活很協調,性生活也協調,也沒吵過架,也沒紅過臉,和和氣氣地散了。以後再有這樣的女孩,也不是不能考慮。當然,要是同時有同性的朋友,就不考慮了。這位朋友自己也說,他和別人不同。他屬於雙性戀的範疇。光夫經常和同性朋友吹,這方麵他很有辦法。他把那些糾纏不休的追求者帶到社會上去,當著他們的麵和別人調情做愛,那些人就受不了啦。當然也不會痛痛快快的吹掉,還要經過一個痛苦的過程。有威脅的:我把你的事告訴你們單位!告訴你女朋友!告訴你們家!但是光夫不怕。沒人能幹這麼壞的事。還有責備的:你怎麼能幹這樣的事?你怎能這麼淫亂?卿本佳人,奈何做賊!光夫說:烏鴉落在豬背上,誰也別說誰了。有哀求的:弟弟,回來吧,我等著你。這倒引起光夫的一點憂慮:他想起自己的親弟弟來。這小子才十八歲,滿嘴都是性交、射精之類的名詞,當著老人也全不避諱。這都是從書上看的。一方麵光夫在給我們提供寫書的材料方麵不遺餘力,一方麵他也怕這書寫出來,教他弟弟看到會不會也學成一個同性戀。至於別人叫他弟弟,他倒無動於衷。我和光夫說,書不會教人做什麼。教人做壞事的是人。好書在壞人手裏,也能成為作惡的工具。同性戀是怎麼一會事,我們不做價值判斷。我們要做的事主要是留下一份記錄。我們倒是不希望孩子們看到這樣的書,可是這樣的書還是要有。光夫和小蔡沒有吵鬧就吹了。小蔡比光夫小,而且是光夫教會的。他們在一個單位工作。光夫記得有一天中午,小蔡羞羞答答地對他說:沒買到。光夫說:什麼沒買到?魚。光夫喜歡吃魚,叫小蔡去打飯,總是有魚吃。有一天沒有買到,小蔡就覺得犯了錯誤。光夫說他不想和男人同居,但是小蔡是一個例外。後來小蔡問光夫,老爸老媽催著結婚,怎麼辦。光夫勸他結婚。結了婚他很不幸福,要光夫每年他生日那天都來和他共寢,用小蔡自己的話來說,他每年就為這一天活著。光夫說,他總要到社會上去,就是有小蔡,小麗這樣的朋友,他也不能不去。我們訪問的每一個同字號朋友,都是這麼說到社會。大家都有一點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的感覺。有一天我們接待了這麼一個朋友,瘦高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