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腕一翻,手心裏奇跡般的出現了幾個外表普通的玻璃瓶。
龜仙人目不轉睛的看著我,見到瓶子不由撇了撇嘴:“就這包裝?酒能夠好到那裏去?”
我微微一笑,又取出一個油膩膩的紙包,打開來,裏麵是一包肥瘦相間的豬頭肉,一包醬花生米。
龜仙人持筷子搶了一大塊豬頭肉吃了,讚道:“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確實不錯,不過我們兩個人喝酒隻有兩個菜是不是少了一些?”
我不答話,但是動作極快,又取出兩個紙包打開,龜仙人伸長脖子來看,卻見一個是醬牛肉,一個是醃的黃瓜和蘿卜幹。
龜仙人又皺眉道:“小林,醬牛肉也還罷了,蘿卜黃瓜的大眾菜現在還有人吃嗎?”
我仍然沒有回答,隻是擰開兩瓶二鍋頭的蓋子,用一塊潔白的毛巾擦幹淨瓶口,遞過去一瓶,說道:“武天大哥,這酒要對著瓶子喝才有味道,來吧,我們幹一杯!”
龜仙人不甘示弱,接過瓶子與我的相碰,隨後一揚脖子,清冽的酒水順喉而下,正如同小溪彙入了大海。
我自然是舍命陪君子,隨之一大口飲下。
我們的眼睛瞬間亮了,龜仙人一拍大腿說道:“果然是男人喝的酒,果然夠勁!”
我微微一笑,正要想讓,龜仙人已經下筷如飛,正如同雨打芭蕉,筷子甚至形成了一股殘影,讓人看不清楚。
我持筷相候,待得他這一輪強攻猛打過去,再看菜式,卻發現兩個硬菜,豬頭肉和醬牛肉動的不多,花生米和醬黃瓜,醬蘿卜卻已經是杯盤狼藉。
我明知故問道:“武天大哥不是說蘿卜黃瓜什麼的大眾菜已經沒有人願意吃了嗎,應當更加入不得尊者法眼,為何……?”
龜仙人老臉一紅,說道:“來,小林,喝酒喝酒!”
我又拿起瓶子與龜仙人相碰,這次兩個人都是一飲而盡。
龜仙人大呼痛快,頻頻呼酒,我不敢怠慢,連忙服務到位,重新開酒布菜。
龜仙人逸興雲飛,和我碰瓶後再次一飲而盡。
我不勝酒力,隻能勉強相陪,卻已經提前臉紅脖子粗,快要被提前下場了。
這時候我的腦子裏,忽然想起了李衛大哥和泰哥那一次在“新味小吃”拚酒,喝的也是二鍋頭,好家夥,那可是論箱喝的,兩位大哥都是酒神級別的,喝完後還痛痛快快的和幾個目中無人的小鬼子幹了一架,他們被一一放倒後很不服氣,邀請我們去他們的空手道館切磋,想要他們的師父給他們找場,沒想到連他們的師父都被泰哥和李衛大哥用正宗國術打敗,他們輸的很不服氣,又邀請我們來日本的第一空手道館,請他們師父的師父出場,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後來我們機緣巧合之下來到日本,大殺四方,這才引出了龜仙人武天老師,而且我們還成了好朋友,結拜兄弟,真是世事多變幻,白雲蒼狗,盡付一笑了。
我腦子裏開著小差,喝酒可是沒有耽誤,片刻間我們已經是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了。
其實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大家基本都經常聽到,但有很多人不知道它的真正意思。
酒過三巡的意思是酒喝了三輪。比如,同桌的人有五位,那麼每個人都喝了一次,那麼就是一輪,也就是“一巡”。這是“巡”的最初的意思。
後來個別地區有個延伸的意思,就是必須每個人把酒幹了,才叫一巡。
有句話叫“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就是指跟同桌的人喝過三輪(每個人都喝過三杯),菜色也上了五道之後。這是指飯局已到了尾聲的意義。
古人倡導飲酒有節,飲不過三爵,過則違禮。
因此“酒過三巡”的深層含義應是:酒已經喝得不少了,有正事談正事,沒有正事的話,也就應該散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三巡五味都是泛指,三巡一般是指主人敬主賓,主賓回敬主人,主人敬本桌客人,五味一般是酸\\甜\\苦\\辣\\鹹五種基本味。
按《現代漢語詞典》巡的解釋是:量詞,遍(用於給全座斟酒):酒過三巡。字麵的理解是已經給在座的每個人斟過三次酒了。因此不是敬過三圈或者是主人敬客人什麼的。
我和龜仙人自然沒有散場的意思,其實酒自然是喝得不少了,開玩笑,每人三瓶二鍋頭下肚,不服你來試試!
不過我們相見恨晚,又知道離別在即,雖然男兒不至於多愁善感,但確實有一種叫做“不舍”的情緒在彌漫和發生。
但有句古話說得好,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大師古龍先生在他的名著《七種兵器——離別鉤》裏麵就有這麼一句經典的話——離別並不是一件讓人傷感的事情,隻因為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聚!
想到這裏,我舉起最後一瓶酒,看著龜仙人,正想說話,不料龜仙人正好也抬起頭來看著我,我們同時大聲說道:“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喝完這瓶酒我們就各奔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