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真是立竿見影,我這句話剛說完,也就是傳說中的話音未落,那位倒地的老爺子已經笑眯眯的重新站起,拱手說道:“多謝多謝!”
我微微一笑,抱拳還禮:“不謝不謝!”
老爺子繼續客套:“今天正好有事,老頭子先走了,回見回見!”
我禮貌周到:“慢走慢走,不送不送!”
直到老爺子走遠,小李白才如夢初醒,問道:“林叔叔,你們是不是認識,還有,我怎麼發現你嘴上雖然說得客氣,為什麼一直沒有站起來啊?”
我點了點頭,回答道:“小李白你的觀察很仔細,我們確實認識,我那句相逢何必曾相識一出口他就知道是我!”
小李白好奇的問道:“那他是做什麼的啊,為什麼會突然昏倒,又忽然好了起來?”
我歎了一口氣,說道:“小李白,你雖然家傳淵博,聰明絕頂,卻不知道江湖叵測,人心難料,這個人就是現在電視和網絡上經常說的“碰瓷”的!”
小李白明顯嚇了一跳:“啊,那我剛才豈不是好危險!”
碰瓷,原屬北京方言,泛指一些投機取巧,敲詐勒索的行為。例如故意和機動車輛相撞,騙取賠償。此外,“碰瓷”也是古玩業的一句行話,意指個別不法之徒在攤位上擺賣古董時,常常別有用心地把易碎裂的瓷器往路中央擺放,專等路人不小心碰壞,他們便可以借機訛詐。所以每個人在遇見這種情況下,不要被碰瓷者的言語所迷惑,靜下心來報警,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製裁。
據說,“碰瓷”是清朝末年的一些沒落的八旗子弟“發明”的。這些人平日裏手捧一件“名貴”的瓷器(當然是贗品),行走於鬧市街巷。然後瞅準機會,故意讓行使的馬車不小心“碰”他一下,他手中的瓷器隨即落地摔碎,於是瓷器的主人就“義正詞嚴”的纏住車主按名貴瓷器的價格給予賠償。對這個基本上是趕時間的人進行訛詐(據說成功的機會很高)。久而久之,人們就稱這種行為為“碰瓷”。
碰瓷”現象伴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演化。尤其是進入到21世紀以來,它的花樣不斷地翻新。一般操此種手法的騙子,均具有吸引路人駐足、與陌生人攀談的本領。這種招術的表現手法有很多,其中使用得較多的應當算是“拾金平分”。
此外還有:你軋我腳了、你剮了我的車、你把我撞倒了、你碰掉了我的耳挖勺等等。現代的“碰瓷”已呈現團夥作案的趨勢,在一些大城市的人,叫“職業碰瓷黨”。而作案工具已經發生了改變,由破瓷碗改成了平光眼鏡、假手表、破舊CD機、手機以及廢舊的手提電腦等物,而且性質更加惡劣,多為團夥作案,如敲詐不成,馬上會對事主進行毆打並轉化成搶劫、搶奪,嚴重地侵犯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說一個關於美國的碰瓷事件。
2004年,在萬聖節的晚上,一位叫做亞曆山德拉德的年輕女子座車撞倒了路邊的電線杆,車子冒出滾滾濃煙,很可能會爆炸,而此時亞曆山德拉德卡在車裏動彈不得。尾隨其後的一輛車上有她的同事麗莎,她見狀趕忙來營救,把卡在車裏的亞曆山德拉德拉出。麗莎事後說,當時車有爆炸的可能,所以她才不顧一切將亞曆山德拉德從車裏拖出來。亞曆山德拉德車禍後身體癱瘓,隻能靠輪椅代步,而且經濟收入極為有限。
2008年亞曆山德拉德把將她從車裏拖出來的同事麗莎告上法庭,稱麗莎拉她出車時用力過度,才導致她癱瘓,所以麗莎要為她的癱瘓負責任。加州地方法院不接受這一訴訟案,亞曆山德拉德的律師就一直將案子打到了加州最高法院。2008年12月19日,加州最高法院以4:3通過裁決,亞曆山德拉德控告麗莎的案子法院可以受理。
加州最高法院的這一裁決引起社會和輿論的嘩然,民眾的觀點幾乎一麵倒,不能懲罰做好事的人,即使好心人在幫助他人時也會出錯。與此同時,加州議會也作出反應,2009年6月25日加州議會以75:0票通過“好心人免責條例”。該法案於2009年8月6日生效,麵對新法案,亞曆山德拉德隻能撤銷對麗莎的控告。
中國和美國發生的好心人幫助他人的案件,從道德上講是都屬於要不要關心他人並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施出援手的問題。像一個老年人摔倒在地,扶他一把本屬最正常不過的事。中國案件的爭論焦點是幫人的人說他是在幫人,而摔倒者則說,她是被幫助者撞倒的,這就變成各說各的話,但按事實來看應當是某一方說了假話,性質從道德層麵擴展到法律層麵。美國的案例雙方都承認一個事實,受傷者被幫助的人拉出了車外,爭執點則為,這種幫助是否因疏忽而造成了被救助者進一步的傷害,道德與責任都成為法律如何適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