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日之者留誰與,亂亂之中倍狂才。
重來月下聞凋泣,碧浪濤濤走秦淮。
茫茫江天黃河水,一去雲海不複回。
思來千萬柔情絲,都付春風向西摧。
世中清蘭俗所忌,美人寂寞碌紛塵。
昔家後庭芳韻滿,輾轉百回斧作薪。
英雄一盞酌江月,最難消受美人恩。
縱使今時千日醉,不諳前人一回真。
在我的心裏麵,柳若兮確實占著很大的一片位置,一開始我還以為在我的潛意識裏,她不過是風兒的替補而已,但我直到現在才發現,原來她的一舉一動,一直在我的視線裏,她的喜怒哀樂,一直牽動著我的神經!
也許這不是愛情,但肯定不僅僅是感情吧!
如果沒有風兒,她會是我的終身伴侶嗎?
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隻因為我不想知道,沒有了風兒的日子我將會如何度過!
我愛你,
可是我不敢說!
我怕說後,
我會馬上離開!
我不怕離開,
我怕離開之後,
再晃不見你婉約的背景;
我愛你,
可是我不敢說,
我怕說了,
我會痛苦一生!
我不怕痛苦,
我怕我痛苦後,
再見不到你燦爛的笑臉;
我愛你,
可是我不敢說!
我怕說了,
你會轉身離去!
我不怕離去,
我怕你離去後,
再沒人愛你老去的容顏;
我愛你,
可是我不敢說!
我怕說了,
我馬上就會死去!
我不怕死,
我怕我死了,
再沒有人像我一樣愛你!
原稿是某大學某不知身份的學生寫的,他肯定是一個感情細膩的男生,否則不會寫出這麼感情真摯的詩句,原文如下:
我愛你/可是我不敢說/我怕說了/我馬上就會死去/我不怕死/我怕我死了/再沒有人像我一樣愛你。
待我長發及腰,你來娶我可好?
待我長發及腰出自何小道(漸江寧海人,1963年-?)的《十裏紅妝女兒夢》。全文為:
十裏紅妝女兒夢
待我長發及腰,少年娶我可好。
待你青絲綰正,鋪十裏紅妝可願?
卻怕長發及腰,少年傾心他人,
待你青絲綰正,笑看君懷她笑顏!
另有一說為:
待我長發及腰,將軍歸來可好?此身君子意逍遙,怎料山河蕭蕭。天光乍破遇,暮雪白頭老。寒劍默聽奔雷,長槍獨守空壕。醉臥沙場君莫笑,一夜吹徹畫角。江南晚來客,紅繩結發梢。【回信】:待卿長發及腰,我必凱旋回朝。昔日縱馬任逍遙,俱是少年英豪。東都霞色好,西湖煙波渺。執槍血戰八方,誓守山河多嬌。應有得勝歸來日,與卿共度良宵。盼攜手終老,願與子同袍。
關於“十裏紅妝”,有一段傳說。據說南宋初年,登基不久的宋高宗在金兵追擊下,亡命逃到寧紹平原一湖前,前無去路,後有追兵,幸得遇見一位浣紗村姑將他藏於水中,上覆白紗,方逃脫追殺。後來宋高宗傳旨遍尋“救駕”村姑未果,無奈之下,下旨特許寧紹平原女子出嫁時可享有半副鸞駕,半副鳳儀的特殊待遇,即乘坐四抬花轎,轎上可雕鸞畫鳳。傳說是真是假,難以求證,但是新娘享有乘坐花轎和出嫁巡遊儀式的權利保留了下來,慢慢演變成“十裏紅妝”。
待我長發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待你青絲綰正,鋪十裏紅妝可願。卻怕長發及腰,少年傾心他人。待你青絲綰正,笑看君懷她笑顏。待我長發及腰,東風笑別菡濤。參商一麵將報,百裏關山人笑。凜冬月光妖嬈,似媚故國人廖。連裏塞外夜相邀,重陽一日茱萸消。待我長發及腰,北方佳麗可好。似曾相識含苞,風花雪月明了。心有茂霜無慌,南柯一夢黃粱。相得益彰斂君郎,紅燈瀾燭歸入帳。待我長發及腰,竇娥六月雪飄。三尺白練輕搖,冬夏如夢顛倒。搗亂錯命勿嬌,昨月流霞難燒。琉璃琺琅誰人要,換我將軍半尺韜。待我長發及腰,洞庭湖光尚好,梔子花開獨麵,輕羅小扇迷眼。待我長發及腰,普羅月影晴好,如今經年已到,昨夜春夢尚好。待我長發及腰,美景良辰獨妙,白骨尋訪清剿,魂魄化形為妙。待我長發及腰,伊人歸來可好,我已萬國來朝,不見阮郎一笑?
——何曉道《十裏紅妝·女兒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