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群芳譜7(2 / 2)

秦昭襄王聽藺相如說得振振有辭,不好翻臉,隻得說:“一塊璧不過是一塊璧,不應該為這件事傷了兩家的和氣。”

結果,還是讓藺相如回邯鄲去了。

藺相如回到趙國,趙惠文王認為他完成了使命,就提拔他為上大夫。秦昭襄王本來也不存心想用十五座城去換和氏璧,不過想借這件事試探一下趙國的態度和力量。藺相如完璧歸趙後,他也沒再提交換的事。

雖然那時候是春秋爭霸,各路諸侯征占王位,但現在世界上各國林立,各懷鬼胎,又何嚐不是一個道理呢?

小瑤知書達理,雖然很早就自謀生路,開了這家小小的酒館,但是生意興隆,高朋滿座,這與她的性格與能力是分不開的!

她外柔內剛,做事條理分明,該堅強的時候堅強,該軟弱的時候就會放低姿態求人,能屈能伸,真乃是奇女子也!

而且她長得莊重典雅,古典味道十足,從她第一世是祝英台,第二世是李清照就看得出來!

李清照可是我最喜歡的詞人!沒有之一!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宋代(兩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歎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

主要作品有: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小重山·春到長門草青青》、《憶秦娥·臨高閣》、《多麗·小樓寒》、《好事近·風定落花深》、《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聲聲慢·尋尋覓覓》、《念奴嬌·蕭條庭院》、《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清平樂·年年雪裏》、《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減字木蘭花·浪淘沙簾外五更風》、《點絳唇·寂寞深閨》、《點絳唇·蹴罷秋千》、《浣溪沙·莫許杯深琥珀濃》、《浣溪沙·小院閑窗春己深》、《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浣溪沙·髻子傷春慵更梳》、《浣溪沙·繡幕芙蓉一笑開》、《菩薩蠻·歸鴻聲斷殘雲碧》、《添字醜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南歌子·天上星河轉》、《怨王孫·湖上風來波浩渺》、《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玉樓春·紅酥肯放瓊苞碎》、《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臨江仙·梅》、《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蝶戀花·上巳召親族》、《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漁家傲·雪裏已知春信至》、《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瑞鷓鴣·雙銀杏》、《長壽樂·南昌生日》、《行香子·天與秋光》、《行香子·草際鳴蛩》、《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殢人嬌·後亭梅花開有感》、《滿庭芳·小閣藏春》、《慶清朝·慢禁幄低張》等等等等。

僅以兩首詞為例,冰山一角,可知千古第一才女功力: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見微知著,小瑤不但人長得出色,知書達理,而且人還十分聰明!

像文強這種感情菜鳥,三天兩頭上門吃飯,醉翁之意不在酒,就算傻子都能看得出來他的心思,按照一般人的邏輯恐怕就是合則聚,不合則分了,但小瑤卻是若即若離,給了文強一個想象的空間!

此女,不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