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胤祥站起來舉起酒杯剛要摔,我忙說到“胤祥。”三個人都看著我愣住了。
我好笑的看向他們,“我說十三爺啊,你當這是在你府裏啊,我們四爺一年的俸祿就那麼一點點,還要養著一大家子人,日子過的已經夠清苦了。”
胤祥看向我,有些不明白,學姐也看向我,隨即又瞄到胤祥手裏的杯子,說到,“胤祥,你還不把杯子放下,你以為這是在咱們家裏,你想摔就摔啊。”
胤祥聽了,忙將杯子放了下來,人也坐了下來。
胤祥有些不好意思的看向我,又看了看胤禛,才又接著說到,“四哥,與其這太子之位讓老八他們搶去,為什麼你就不能奪過來?經過這次的事,我也看清楚了,這些阿哥哪個不是想著在皇阿瑪身上大撈一筆,八哥一心隻想著拉攏群臣,至於二哥,我以前也是真心想幫他,可是你看看他幹的那些事,實在太讓咱們兄弟失望了。可唯有四哥你,別人不願幹的事你都搶著去幹,明知道是陷井可為了皇阿瑪和咱們大清,你也跳,再說,論能力,四哥絕不比任何人差啊。”
聽了胤祥的話,胤禛嗬斥到,“夠了,老十三,你明知道我沒有那個野心的。”我心裏偷偷笑了笑,這兄弟兩個是在唱雙簧嗎?胤禛心裏明明也這麼想啊。
想著想著,笑容偷偷的從心裏轉移到臉上,當我反映過來時,三個人都盯著我看。
我突然想到看《雍正王朝》時的那個故事,於是我說到,“我給你們說個故事可好?”
胤禛點了點頭,“你說吧。”
“從前有個富翁,他的兒子眾多,每個兒子都十分精明能幹,富翁老了以後,他的每個兒子都想著如何能在富翁的身上挖到更多的寶貝,如何能讓富翁將億萬家財傳給自己。就在每個兒子都算計富翁的時候,卻有一個兒子,他從不想如何能在富翁身上得到什麼,他隻是一如既往的孝順富翁,對於富翁交給他的事情他都認真努力去做,最後這個富翁去逝的時候將他所有的財產都傳給了”
胤祥接下了我的話,“都傳給了那個不爭的兒子。”
我點了點頭,“胤祥,你還記不記得老子的那句話?”
胤祥抬頭看向我,突然笑了,“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我笑著看向胤禛,“這個時候不爭才是爭。”
我站起來走到胤禛和胤祥的中間接著說到,“到目前為止,我最敬佩的帝王隻有三個人,秦始皇贏政,唐太宗李世民。”他們見我停了下來,胤祥忙問到,“還有一個呢?”
我輕笑了一下,“清康熙愛新覺羅。玄曄。”
我看到他們一征,我隨即想到,直呼皇上的名字的確不妥,我吐了吐舌頭,其實還有一個我沒說,也是我最喜歡的一位,清雍正愛新覺羅。胤禛,隻怕說出來會嚇死他們。
“理由呢?”胤禛抬頭問到。
“先說秦始皇,他的一生統一六國,統一貨幣度量衡,也算是創造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再說他建造的長城,至今為止仍是牢不可破,也許大家隻看到萬裏長城萬古枯,可是長城卻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迄今為止值得我們華夏兒女驕傲的建築。秦始皇的確很殘暴,可隻要是人誰沒有缺點,咱們隻論政績而不論是非。”
我接過胤禛遞來的荼,喝了一口接著說到,“再說唐太宗,開創了貞觀之冶亦是皇阿瑪所向往的,李世民一生戰績無數,可以說李家的江山至少有一半是他打下的。可是這樣一位皇帝,他的皇位卻是軾兄殺弟,逼父親讓位而得來的,然而後人更多的是看到了他的政績,而對於手段我們也不好去評論,接著說唐太宗剛接下皇位的時候,他頂住了多大的阻力,太子建成的餘黨在朝中根深蒂固,唐高宗的老臣更是倚老賣老,可就是這樣一種局麵硬是讓他挽回了,更開創了大唐盛世。”
“最後來說咱們最熟悉也是我最敬佩的一位吧,皇阿瑪的事跡我想更不用我多說吧,皇阿瑪十幾歲鬥熬拜,平三蕃,平準葛爾,收台灣,攻打沙俄,可以說皇阿瑪開創了咱們華夏有始以來最大的版圖,他老人家的一生可以說戰績顯赫。正所謂,創業難守業更難,也許咱們大清的開國皇帝的確很難,可是皇阿瑪更難,做個皇帝難,然而做個人人稱讚的皇帝就更難。但皇阿瑪做到了,不隻做到了,而且還做得更好。”
胤禛和胤祥似乎有些明白了我的話,我又接著說到,“二位爺,應該明白了我想說什麼吧,雖然康熙老了,可他仍然是康熙,有些事他不說,並不代表他並不知道。如果你們真的想幹一翻事業,那麼太子不能倒,至少現在不能倒,隻要太子不倒,便有人替你們去跟八爺黨對抗,蘭兒言盡於此,我想二位爺如此聰明,心裏應該已經有太子的人選了吧。”
胤祥有些震驚的看向胤禛,胤禛什麼話也沒說,隻是拉著我坐到旁邊。
接著大家邊吃邊聊,可我知道胤禛心裏已經有了計較,我也隻能說這麼多了,他們都是聰明人,自然明白應該怎麼做,就不用我再擔心了,我隻要做好接下來的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