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這樣認為的,這篇文章的作者禦天來是中原大學畢業的,目前是副食品廠的廠長,以前我隻是認為這個人有一點工作能力,卻沒有想到在政治上也很成熟。”
“基層藏龍臥虎啊,有能耐的人多的是,隻是我們沒有發現罷了。前幾天我去看望過首長,他和我談起過幹部隊伍的建設問題。”
“首長有什麼指示?”
“我們的幹部隊伍總體是好的,但也存在著年齡偏大,知識結構太低的問題,所以提拔政治立場堅定、有知識、有能力的年輕幹部,是今後一段時期工作的重點。”
“我明白了。”
老人笑了:“你在縣委書記的位置上已經三年了吧。”
“三年零兩個月了。”
“北山是一個農業縣,如果不發展工業是很難把經濟搞上去的,而搞經濟就需要有資金,所以大力扶持個體經濟和招商引資,就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你要在這方麵多下點功夫。”
看了看表,老爺子笑了笑:“在形勢不明朗之前,你還要繼續待在基層,這是對你的一種保護,在這段時間希望你能夠做出點政績來,而政績就是看你能不能把經濟搞上去。”
“謝謝爸爸,我記住了”
老人站了起來:“今天中午陪我吃午飯吧,這篇文章目前不適合公開發表,先刊登在內參上探探風頭再說吧。”
那個年月有兩種具有保密性質的報刊,一種是半公開的參考消息,主要刊登國外的一些新聞,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內參,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大參考,主要供高級領導幹部閱讀,這種保密性很強的刊物,不要說普通老百姓了,就是級別稍微低的幹部也看不到。
很顯然,老人這樣做很有目的,畢竟內參發表的文章隻有少數人閱讀,即便出現點什麼偏差也很容易糾正過來,如果公開發表那可就不一樣了,一旦引起大的動蕩來,想收場可就難了。
盡管閱讀內參的人很少,但這些人的級別都很高,最重要的是容易讓總設計師看到,隻要他肯定了這篇文章的觀點,讓媒體發表也隻是一句話的事情。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好處,總設計師在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一定會派人了解一下作者的情況,這樣一來,事情就簡單多了,能夠進入總設計師視野的人,其前途還能差得了嗎。
事情正和老人預料的那樣,第三天下午,刊登這篇文章的內參就擺到了總設計師的案頭,細心的秘書發現,首長在這篇文章的時候,時而皺眉時而微笑,最後一拍桌子連說了三個好字。
“查一查這篇文章作者的情況。”
沒等秘書走出去,總設計師拿起了電話:“今天的內參上有一篇文章寫得很好,基層的同誌已經走在了我們前麵,提出的一些觀點也非常新穎,這就更加堅定了我們反對資產自由化鬥爭勝利的決心。”
半個小時後,幾輛紅旗防彈轎車開到了總設計師的小院門前,工作人員發現,總設計師辦公室的燈光亮到了很晚不時還聽到從裏麵傳來一陣陣爽朗的笑聲。
“首長好長時間沒有這麼笑過了”這句話同時出現在總設計師身邊工作人員的心裏,他們知道,首長隻有在一切考慮周密之後,擁有必勝信念時才會有這種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