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法會起,金剛壓無畏(1 / 2)

不說金剛禪院和無畏佛寺這兩個當事人都憋著一股勁兒要讓對方在這大法會上狠狠地落下幾張麵皮和人頭,羅丕國內的其他百姓卻是像南瞻部洲的百姓過新年一般高興,羅丕國內的諸多百姓平日裏生活雖不算富足但也是溫飽有餘,沒了溫飽之憂這日子就顯得有些乏味無趣,而這大法會的舉辦就給他們的生活增添了幾分色彩。

聽高僧講經,看禪師演法這是他們最喜歡看的事情,而這盂蘭盆節大法會上不僅有無畏佛寺的高僧登台講法,還有最近聲名鵲起的金剛禪院的僧人要與無畏佛寺的高僧們辯論經文、切磋佛法,這讓他們對著大法會又多了幾分期盼,而羅丕國國王更是對著盂蘭盆節大法會大加讚賞,特意下令在羅丕國國都內劃出方圓三百裏的一處繁華之地用來架設法會的場地。

盂蘭盆節如期而至,大法會就在當日召開,法會的場地乃是用上好的菩提木和潔白如玉的象牙架設而成,邊角之間用金水澆築而成,而且台麵上嵌著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磲、瑪瑙等佛家七寶,台高三丈三,台下裝飾著菠蘿花,台上懸著七寶佛鍾,整個法會台上由羅丕國國王派出的高僧以高深佛法加持,堅若金剛,台成之後,羅丕國國王命令士卒以大斧長戟劈砍,可是直到士卒脫力昏迷,大斧卷刃依舊沒能在上麵留下半點痕跡。

東方的天空微亮時,駐守高台的士卒依照軍令輕敲七寶佛鍾三下,那士卒敲鍾之時並未用力,可是其聲音在上麵加持的佛法作用下傳遍整個國都極其周邊的諸多鄉鎮,而那些對大法會早有期待的信徒聞鍾聲而起床,做完禮佛功課後就趕快出門,以求能搶到一個觀看法會的好位置。

而那些信徒到達不久,羅丕國的國王就乘一隻高大雄武的白象從預留好的通道進到法會場地之中,坐在早就預留好的看台上,等待著大法會的開始,無畏佛寺的諸多高僧腦後帶著一輪佛光輪,腳不沾塵、淩空虛度,自無畏佛寺出發,一路上信徒皆頂禮膜拜,相比之下金剛禪院的諸多僧侶就遜色許多,他們隻是穿著平凡的袈裟,腳踩大地而行,似乎毫不出彩,可是他們走過的地方卻都由普通的青石地麵化為光潔照人的金鋼石地麵,朵朵金色蓮花在他們的腳下綻放,頗有幾分步步生蓮的賣相,當然為了能做出這樣的賣相佛賜可是下了大手段。

不知是天意還是人為,無畏佛寺和金剛禪院這兩座分別設立在國都南北兩側的佛寺諸僧竟然在同一時間到達了法會所在地,而雙方一碰麵,諸多僧侶就開始了眼神的交鋒,不過雙方主持還算克製,各自笑眯眯的見過禮後帶著諸僧向羅丕國國王行禮。

對雙方小動作視而不見的羅丕國國王分別向雙方還禮後,親手灑下一把金色的菠蘿花,而後宣布開始大法會的第一項:辯經。

這辯經並不單指辯論哪一本經文奧義,因為雙方修持的佛經各不相同,所以這辯經一項大多是就眾所周知的佛家偈語箴言來辯論一番各自的心得體會,以此來闡明自己修行的奧妙,而心懷殺意的無畏佛寺今天則別出機杼的提出了就降妖伏魔的手段進行一番辯論。

無畏佛寺的一名僧人率先出言,道:“羅漢者六根清淨,斷無明煩惱證入涅槃,而無畏羅漢以無上勇氣斬諸天邪魔,施無畏印法,見者降服,是以伏魔無數,令萬界邪魔見而俯首,陰鬼邪崇望風而逃,故而佛陀讚稱大無畏者,勇力無匹,可退卻無數魔鬼,庇佑佛子得等極樂諸境。”

而金剛禪院中一名僧人聞言,麵色不變,道:“金剛者堅固銳利無堅不摧,斬煩惱伏邪念,而大力金剛棄諸般手段獨求力量無匹,是以大力金剛佛光如須彌山臨凡壓倒一切邪魔,惡鬼見之自甘降服······”

雙方講解諸多降魔手段,道行淺薄者聽了之後頭昏腦漲,可是見到雙方講解之時有無邊佛光綻出,金蓮飄落,菠蘿花從天空中灑落,就開始為這些外相所迷惑隨著雙方講解者的喜怒而不自覺的露出或喜悅或憤怒的情緒,可是他們自己卻絲毫沒有察覺出異樣;而道行高深者聽聞雙方講經,大點其頭,無畏佛寺正當鼎盛所以其經文奧義奧妙無窮講解者對經文理解深厚,講解起來深入淺出令人信服這自然毫無疑問,可是沒落已久的金剛禪院卻能在這方麵與無畏佛寺相匹敵卻也足見其傳承強大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