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靈通的猜想不無道理,我看阿秋,看他怎麼決定。阿秋看我看著他就伸出左手掐指尋文,算了一陣之後有從口袋裏拿出三枚大齊通寶卜卦。
算完之後阿秋說道:“我方才先是以掌中卦起卦,得以上離下乾。後來又以文王卦起卦,依舊得的是火天大有卦。
上卦為離,為火;下卦為乾,為天。火在天上,普照萬物,萬民歸順,順天依時,大有所成,得此卦者必有收獲。隻是得此卦者必須要防物極必反,盛極轉衰。”
我疑惑的問道:“那我們繼續往前?”阿秋點點頭說道:“我們繼續向前吧,隻是都要小心一些。此行怕是沒那麼多簡單。”說完阿秋就舉著火把沿著墓道向前走去,我們跟著走。
阿秋每一步都帶著小心走,我也是,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看過那麼多小說電視劇別的不知道,墓下機關最多是知道的。
堅固的墓穴永遠隻能被動的防備盜墓者,在巨大的利益麵前,再堅固的防備也會被突破。所以早在兩千多年以前人們就開始在墓穴中設置一些主動防衛的設施,既起到射殺盜墓者的目的,又能殺一儆百,嚇唬有盜墓企圖的人。?
諸如鬼箭,掩土,流沙,抵門刀車,堵門石,斷龍石數不勝數。
阿秋每一步都會把一根接著六枚銅錢的紅繩甩出去砸到麵前的地上和牆壁上,聽到聲音或者確定沒有觸動什麼機關才走往前走。
路不長,但是我們走了很久。大約走了一個小時我們才算是把墓道走出頭了,來到一扇巨大的石門前。門前佇立著兩座巨大的人像,像是巨人一樣守護者那扇石門。一雙大眼緊緊的凝視著下方,就好像在看著我們一樣。
昏暗的地宮,上看不到頂,後不見路,隻有借著火把上的火光才看清楚周圍的東西。
我被那兩個巨大的人像盯得頭皮發麻,扯了扯在前麵的阿秋。阿秋回過身看著我問:“寶哥,怎麼了?”我抬手指這門前的那兩座巨大的人像說:“阿秋,這兩玩意兒是什麼東西啊,盯著我看,太滲人了。”阿秋聽我這麼說,舉起手中的火把從小往上照去,當看到那一雙注視著下方的眼睛時嗯了一聲,對我說道:“這是翁仲,傳說是源自秦朝大將阮翁仲。
阮翁仲是秦始皇時的一名大力士,相傳身長1丈3尺,勇猛異常,秦始皇令翁仲將兵守臨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後,秦始皇為其鑄銅像,置於鹹陽宮司馬門外;匈奴人來鹹陽,遠見該銅像,還以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到後來後人就將其當做守墓人,用以震懾那些利趨來盜的宵小。現在翁仲已經成為墓前守墓人雕像的通稱了。”然後阿秋把手中的那根銅錢紅繩甩向翁仲,發出‘咚’的一聲悶聲。阿秋說道:“這是個銅翁仲。”
我點點頭,盡量不去注意那兩個銅翁仲。向後移了一些,不自覺的貼著小靈通走。小靈通看著我的行為轉頭對我點頭微笑,我尷尬的一笑。
這時阿秋已經走到了那扇石門之前,我們也跟過去。阿秋把火把舉在身前,用火光照亮石門。火光照耀,石門上顯示出一排排刻字石門上的繁體文字。
我見有字也湊上去看,小靈通也跟上來看。我雖然初中都沒有畢業但是從小被父親逼著看他書房裏的古書,據說是從太爺爺那輩傳下來的,所以多是繁體字。十二歲以後還經常被逼著父親用古字帖臨摹練毛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