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不虧,不虧(1 / 2)

在緬甸民間有這樣美妙的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在涅槃時,信奉佛祖的萬物十分悲痛,都想追隨佛祖一起升天,刹那間,佛光萬丈、山崩地裂,佛祖升了天,萬物卻因法力不夠而沉入了地下。沉入地下的樹木由於沾上了佛氣,變得晶瑩剔透,成了美不可言的玉石,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樹化玉。由於佛祖是南亞人,故而樹化玉大都產在南亞地區的幾個國家。當地人常把她供奉在廳堂或院子裏,他們認為這能領受佛氣,是一種吉祥安寧的象征,有鎮宅避邪的作用,可保佑家人平安,家庭和睦,家丁興旺!

樹化玉主要出產於緬甸的曼德勒省、實皆省、馬圭省.當地的緬民一般在海灘上拿一根鋼筋,往地下插著探尋,隻要鋼筋插到了硬物便找到了樹化玉,然後根據它的走勢挖掘。

樹化玉開采後,有些不需要加工的,如有些幹料。其造型本身就異常古樸,奇偉,詭異。隻要配上底座就可以了。而大部分樹化玉是需要加工處理的。其方法有拋光、噴沙、雕琢以及配底座與取名等。

但是我要說樹化玉首先是一塊化石,它和我們看到的一般玉石翡翠內部的飄花、雜質不同,從表麵反映出來的紋理和年輪是原樹木內在結構的外在表現。我們所欣賞的樹化玉是它帶來的人生如夢、滄海桑田的感覺以及對生命真諦的頓悟,因此,樹化玉的年輪和紋理越清晰,越明顯,越如雕似刻的就越好,但是這顆樹就是一顆植樹,並沒有太明顯的雕刻痕跡。孫孝說道。

你懂什麼,這是昆侖鐵木,本來就是沒有雕刻痕跡的。塗宗麟有些惱火的說道。

那我不管,反正他跟我了解的不一樣,就是不值錢,而且這棵樹的種水也不是很好,不夠透。孫孝說道。

種水是檢測玉石翡翠的重要標準和專用名詞。人們習慣地認為玉石表麵那水汪汪的潤濕感,像是表麵含有水,故通稱為種水。把它引申到樹化玉質量檢測上照樣適用。談論樹化玉質量,人們總是先問種水好不好。那些晶瑩欲滴、滋潤如鏡的樹化玉往往被稱為上品。

你瘋了,這是樹化玉,種水自然是暗沉的。塗宗麟咬牙切齒的說道。

哼,都一樣,這就是標準,而且不但種水不好,質地也不透~孫孝說道。壓的塗宗麟說不出話來。

評判樹化玉的質量時,人們還有另一句口頭禪,問透不透。透,是指它通透度,也叫透明度。樹化玉質地細膩,無雜質,通透如水晶的為上品,但是其實這顆玉是樹化玉卻是不能一概而論。

塗宗麟有些生氣,但是又說不過孫孝,隻能眼巴巴的看著,希望他不要再說了,簡直是把這顆樹打擊的滿目瘡痍了。

樹化玉一般是保持原形態供人們欣賞的,有分量重、體積大的特點,因此,它也很難免沒有裂紋。不過這顆樹滿如月滿而無裂痕,像月亮那樣飽滿、純淨、皎潔無雜質為上品而且有的地方亮如冰,這點倒是不錯。孫孝看著沒有戰鬥力的塗宗麟,便好歹誇一下,要不然惹惱了他到時候不賣,那可就不好了。

翡翠中的精品是人們常說的玻璃種,玻璃種中的絕品叫冰種。真正的冰種是翡翠中的驕傲。在樹化玉中,那種光亮如冰、通透入骨、令人發寒的冰種當為絕品,這顆樹自然在這方麵不是絕品,隻能算的上是精品,孫孝倒是說的是實在話。

和翡翠中的翠綠一樣,綠色的樹化玉以稀少、內質構造穩定、種水飽滿、通透度強,以及象征生命活力、萬物興盛而居各色之首,為色彩的極品。

黃色為亞洲人的皮膚之色,亦為土地之色。在傳統中是最為顯貴的顏色。皇帝是國家最高權力擁有者,是一國之尊,因此黃色也就成了帝王的專用色。黃色本身也給人以雍容華貴、典雅大方的感覺,在樹化玉白料中被稱之為貴品。

紅色有象征大吉大利、鴻運當頭、喜慶臨門的特殊含義,而且紅色樹化玉資源稀少,極為受寵,在市場上被稱之為祥品。

藍色以素雅、寬闊、深遂,給人以清新、寧靜、淡泊的感覺而著稱。在樹化玉中被稱之為雅品。

這四種顏色並不多見,而我這顆樹上都有,光是品相就是十足,當然不錯。塗宗麟找回一些自信的說道。

哼,你說的倒是我想說的敗筆,一個東西若是紅色就是紅色,若是藍色就是藍色,但是五光十色都有,到底哪種才是尊,哪種才是卑呢?你不懂裝懂,倒是把瑕疵當做優點,本末倒置。孫孝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