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行人,一整條的會津江,就在渡口處可以通行無阻,陳守誌守這個渡口十餘年,而止戈與靖波兩城隔江相望,各方的動靜都可以觀察得到,他不相信冥雲有什麼本事在這一覽無遺的地方探察到敵軍的情況,而若說地形,他比這冥雲更加的清楚,諜報處作先行部隊,在他看來,無太大用處。
兵部統一發兵,止戈城便很快收到了援軍的動向稟報,隻是這增援數量讓陳守誌擰緊了眉,十萬的兵力,加上他們滿打滿算的九萬駐軍,共計十九萬,可是靖波城有二十五萬啊,在廣武的時候,以少對多,是因為援軍事先沒有料到磐也有三十萬的援軍,然靖波城的情形與兵力狀況,他早就上報朝庭了,可兵部統最終還是發兵十萬,陳守誌實在是擔心,擔心是朝廷低估了萬曆水師的厲害,他們沒與萬曆打過,但是他知道萬曆水師的力量是不可小覬的,京都不知道情況,可是他知道厲害。
主力援軍到達止戈城時,萬曆正在發動四次的小攻擊,一聽聞有援軍達至止戈,萬曆軍馬上退了回去,這樣的小攻擊,萬曆一般隻動用幾千士兵,帶兵的首領是萬曆的守城,是靖波城的武若至,他的官階也僅僅是一個郡守下的副將,位階六品,萬曆隻在最開始的時候發動過一次大規模的進攻,當是宣戰好也,曾經想一舉攻破也好,用十萬渡江攻止戈的九萬,沒有動搖止戈的半分,隻是萬曆也沒什麼損失也是了,但是首次的攻擊確實達到了宣戰的效果,當時止戈的郡守嚇得手足無措,整個止戈城防突然緊張異常,萬曆軍見到敵方烽火大燃時,竟有種莫名的興奮,他們的計劃並不是在宣戰時便一舉攻下,因為他們的調度還未完全的到位,但是上頭有命令,隻要傳出德天老皇帝駕崩的消息,新帝一出,登基之日,必須對止戈進行宣戰性的首度挑釁。
真正跑到德天的地盤時,那種侵略的興奮與期待,才讓萬曆的士兵的好戰因子全部被調動了起來。
司玉林一行人抵達止戈城時,鄭文波與陳守誌也從城樓上下來了,剛剛四次萬曆的小小挑釁實在讓他覺得窩火,若是援軍來了,他們不退便好了,他定會一舉殲光那些小兒,大軍未到,他實在不敢太輕舉妄動,敵軍隻有幾千兵力,他卻不敢大開城門一剿,怕的就是中了敵計,被敵軍一舉破城,現在大軍來了,那些小兒又退了,早知道,早知道真該出城一戰!可惜他懂水戰,卻無法先知敵人的心態那些小兒的挑釁是虛是實,實在是難以捉磨啊。
聽了鄭文波對這幾日的戰況彙報,交待了郡守配合對援軍進行安置,首先就召見了冥雲,兩人進入了主帥營,進行秘密會晤。
緊接著便分兩次召集了萬夫長、千夫長會議,校尉及百夫長會議,對整個戰局進行了布控,作戰計劃初步擬定,就在會晤的過程中,不斷有諜報處的士兵隨意出入,打擾了會議是其次,但是大家都感覺到了主帥對此次諜報探察的重視,難道因為多了一個突然冒出來的諜報處長官,換了新的諜報處,諜報處的地位就變得如此的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