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重山最為依仗的五毒,以及金蛇,對付普通的武林中人是手到擒來,但是麵對這種無敵戰將,壓根就沒有出手的機會。
與其這樣,不如趁早抽身。
信王府和魏家,走了幾個供奉,實在是司空常見的事情,在葉楚一人鑿滅一隻精銳建奴大軍的情況下,那些受到震驚的武林高手黯然離開京城,實屬正常。
正如這群人來的時候沒有起到一絲水花,離開的時候,更是無聲無息。
接下來的幾,大明軍隊開始對建奴展開瘋狂的攻擊,建奴則死命的逃串,曆經辛苦,終於逃出邊牆。
遵化等城鎮,喜峰口這些關口,也都被一一奪回。
建奴這次損失慘重,當初兩萬五千人出關,如今僅剩下五六千人,黃台吉的兩黃旗損失最為嚴重,戰死的大將,一大半都是他手下的得力心腹,而代善、莽古爾泰實力折損的相對少一些。
除此之外,喀喇沁、科爾沁的蒙古人也是損失慘重,他們甫一出關,根本不再理會建奴的挽留,頭也不會的返回駐地了。
沒有搶到東西,這個冬可不好過,一些心狠手辣的台吉,已經開始考慮劫掠鄰近部落了。
對於建奴來,內部的傾軋也就罷了,黃台吉還是有頭腦有辦法應對的,令他大傷腦筋的是,由於沒有搶到的物資都丟在關內,這個冬會很難過,隻怕有大量的八旗子弟,會在寒冷饑餓的交迫下死去。
建奴確實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了。
十二月五日,葉楚率大軍抵達京城,此時他收攏各方軍隊,已經有十萬,啟連忙單獨接見,封他為津國公,統管遼東、關寧、津、滄州大事務,仍舊駐守津。
十二月六日,葉楚獻俘虜、酋首,建奴人頭數千,返回津。
而明廷開始對袁崇煥展開審判,最後以通敵叛國罪處以淩遲。
消息傳開,有山宗殘餘人士則搶在錦衣衛前麵,救出袁崇煥的一個兒子袁承誌,趕往嶺南躲避。
而魏忠賢趁機大興大獄,將大量的政敵打入詔獄,這其中英國公、成國公、內閣黃立極這三家也被律律攻訐。
最後,英國公世子張之極、庶子張之限,成國公世子朱少元,黃立極之子黃光略,俱都被攻擊,最後被貶到津,下場肯定不太妥當。
而葉楚在津勵精圖治,一年後出兵遼東,先滅殘餘關寧叛軍,接著經曆遼陽、盛京兩場大戰,盡誅建奴高層,剿滅建奴大軍,隻剩下黃台吉之外最精明的多爾袞帶著千餘敗軍,逃亡極北之地,而葉楚則率領自己的團隊趁機收攏百姓,革理土地,並拒絕大明官員入內。
葉楚采用後世的教育體製,不斷地培養出一些初步具有科學素養的人才,收攏了大批良才。
十年生聚,當葉楚治下百姓千萬,軍隊十萬、具有高度組織力度的管理團隊兩萬多人之時,他進入京城,進位津王,成為大明朝唯一的外姓王。
他有了足夠的人才儲備,便開始強行推動土地改革,並發動貧民百姓的輿論戰利用訴苦大會這個大殺器,將地主老財毀滅在人們戰爭的汪洋大海當中。
此後數年,葉楚不斷修煉道法,同時北滅虜寇,發展工商,改革土地,大肆消滅反抗勢力,同時對各地的豪強進行毀滅式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