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啟蒙無論是蒙滿,還是漢語都是蘇麻拉姑教的,孝莊太後不是不會也不是不管,隻是當時的她有更重要的事情,她要婉轉的維護好朝堂上的事情,當時的康熙太小了,不能親征,雖有輔助大臣,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孝莊為了康熙皇位的穩固,大清的江山,是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前朝的事情上,這樣一來,在照顧康熙的日常中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可以說孩提時代的康熙基本上就是蘇麻拉姑一手帶大的。
“皇上。”蘇麻拉姑見到康熙怔了一下,拉著十二阿哥就要跪下行禮。
“蘇麻。”康熙上前一步把蘇麻拉姑扶起來,蘇麻拉姑的年紀已經很大了,但精神還是非常好。
康熙對蘇麻拉姑很尊敬,如今慈寧宮裏沒有人,康熙就下令讓這裏的宮人伺候和照顧她。
隻是蘇麻拉姑習慣一個人,更習慣尊敬照顧自己,這邊的宮人大多是做些打掃的工作,甚至十二阿哥的事情都是她親力親為的操心。
更早之前,像這種出去散心,蘇麻拉姑也是會跟著過去的,但這十多年就不愛往外走了。康熙這一次從承德回來,還沒有見過蘇麻拉姑。
“皇上來了正好,看看十二阿哥的功課如何?”蘇麻拉姑看到康熙的第一眼就知道他有煩惱,就笑著把人帶到十二阿哥功課的案桌邊。
康熙低頭看了一眼。
常有人說字體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情,像有些人是有棱有角,有些事劍走偏鋒,也有偏向圓滑的,但是觀看十二阿哥的字,隻有一個感覺,那就是平和。
“不錯。”康熙現在最希望的就是平和,忍不住伸手揉了揉十二阿哥的腦袋:“有進步了,但不能驕傲,還需要努力。”
十二阿哥笑得有些靦腆,但從他眼睛裏可以看出是歡喜的。
還是個孩子呢。
康熙跟著一歎,忽而麵色一冷,難道都不是孩子過來的嘛。隻是說明時候竟然就變成這樣子。
“十二阿哥,今天的功課就到這裏,你先回去吃點小點心,嬤嬤遲一些陪你說蒙古話。”蘇麻拉姑覺得寫得多還不如說得多,說多了就知道了。同十二阿哥一起的時候,時常轉換語種,開始的時候十二阿哥是不習慣的,現在倒還好,畢竟小孩子比較容易適應。
十二阿哥知道皇阿瑪和蘇麻拉姑有事情,乖巧地行禮後離開。
康熙看著他的背影感慨道:“蘇麻,你教得好。”
不像朕。
“那是十二阿哥本性如此。”蘇麻拉姑不欲居功。
康熙淡笑。
蘇麻就憑著康熙在慈寧宮裏走了起來。
康熙小時候來這邊是非常少的,也就是後來自己親征後,來的次數多了,但這邊的一草一木基本上沒有變化,還是同以前一樣。
“花草尚如此,這人怎麼就變得那麼快。”康熙不禁脫口而出。
蘇麻拉姑搖頭笑道:“皇上錯了,這花草興許今天是它,明天就不是它了。就比如這株杜鵑,明天或許就凋謝枯萎了。”
康熙隻是笑了笑。
蘇麻拉姑也不再多說,帶著康熙說起從前的事情。到了她這個年紀,基本上不參與前朝的事情,但是同太後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這後宮的事情她也是不再理會。唯一還掛念的就是皇上,因為那是孝莊太後托付她照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