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謀劃考試(1 / 2)

張山和母親邊聊天邊吃飯,可以看得出來今天由於張山的轉變,李翠萍很是高興,洗碗的時候還哼起了歌兒。

吃完飯後,張山準備出去轉轉,好好看看這個生他養他的小縣城。

嵐山縣地處秦隴咽喉,屬於古長安地區,可惜由於沒什麼特產,且窮山惡水的,所以發展的很是緩慢,一直是全國的百大貧困縣,全縣一共才20多萬人口,差不多和一個大點的縣城的一個鎮一樣的人口,土地倒是很廣袤。

縣上就兩條街道,一條還是屬於國道,所以這裏的人們普遍都比較貧窮,上世紀90年代倒是紅火過一段時間,是整個大西北的花生批發基地,張山都記得小時候他們這大卡車特別的多,都是別的地方的人來這販賣花生的,可最後由於監管的不合理還有商家在花生裏摻雜了太多的沙子,導致最後這個批發基地轟然倒塌,不知道那些無良的商家最後到底後沒後悔。

張山家就住在國道的邊上,所以門就是街道了,張山住的房子是以前的政府單位的辦公樓改建的,所以地理位置還可以,就是樓比較陳舊,就這還是因為張愛軍在政府幹了十幾年才有資格買這種樓的。

沿著街道邊走邊觀察著,這裏已經和後世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矮矮的樓層大多都是兩層或者三層的,全縣隻有縣委縣政府大院和新開的幾個商業樓盤是6層的樓,所以在這個小小的縣城中非常的顯眼。不像以後基本6層的樓就看不見了,現在反而顯得鶴立雞群。

走到縣城中央的廣場上,(其實縣城也沒多大,從這頭走到那一頭最多用不了20分鍾)看著還算人流量比較大的廣場,張山心裏放下了最後一絲疑惑,既然從新來到了這個世界,那麼就應該在這個世界留下些什麼,起碼也要改變家中的生活,為家鄉做點貢獻,想著上一世打工的工廠裏的人都比嵐山縣城的人都要多,而那裏的一個村子都比嵐山縣城看起來繁華,張山覺得自己必須做些什麼了。

“哎,張山,你也在這啊。”

張山回頭看見是和自己家在一個樓的朱明,平常也就是個點頭之交,這小子學習很好,基本每次考試都在全年級的前10名,張山還記得他上一世朱明中考考了全縣的前30名,暑假期間碰見自己的那嘚瑟樣。

“奧,朱明啊,怎麼你也在這啊?飯吃了嗎?”

張山熱情的搭訕,張山清楚的記得上一世中考的時候自己就和朱明在一個考場,而他就在朱明的斜後方,所以張山準備好好的和朱明先拉下關係,方便自己考試的時候可以‘借鑒借鑒’。

張山的熱情讓朱明一下子反應不過來了,以前他們跟本就沒怎麼說過話,怎麼突然張山變成這樣,讓朱明很是疑惑。

“吃過了,吃完飯我過來這邊的新華書店看看,我們老師讓我們買下中考的曆年真題,誰知道書店賣完了,所以我就準備回家了。”

“是SH圖書社出版的那個嗎?”張山問道,以為今天早上早讀睡覺時他就是用這套真題當枕頭的,所以還記得是什麼樣的。

“對,就是那個,你們老師也讓你們買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