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天囪篇的事,李天又想起了密碼箱裏的那封信,他摸了摸自己的褲袋,才意識到自己身上早已不是那日的著裝了,柳妍見李天要找什麼東西,問道:“找什麼呢?”
“我那天的衣物呢?”
“怎麼呢,我早就洗了。那衣褲都是血,很難洗,你以後也別穿了,上麵還有痕跡。”
李天聞言一驚,不會被洗了吧,“我褲袋裏的東西呢?”
“哦,那封信啊,在我包裏,”柳妍打開她的包,邊找邊說,“你不提,我都忘,那是誰給你的信啊......在這裏......給你。”
李天看到了信,緊張的心情得以放鬆,他接過信,解釋道:“是文石道長留下的,也是保管在那密碼箱裏的。”
“文石道長的?你趕快打開看看!”尹婉君聽到是文石道長的遺信,心裏不由得緊張起來。
李天打開一看,見書信紙張嶄新,其上的字跡也很清晰,應該是文石道長死前不久寫的,李天粗略的閱讀了下,臉色逐漸沉重,神情頓時嚴謹了起來,又再細細的看了遍。
“寫著什麼?”尹婉君本來就緊張,見李天如此,心裏更慌了。
半響,李天緩緩說道:“也沒寫什麼,隻是記載了我李家的族史,還涉及到另一家族。”
尹婉君聞言心裏一鬆,又問道:“還有那一家?”
李天一雙眸子深沉地盯著尹婉君,沉聲道:“尹家!”
柳妍驚呼:“尹婉君的家族?”
尹婉君卻顯得冷靜,她不知道書信的內容,但也不願亂猜,“我雖然姓尹,但我是個孤兒,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從小便是在孤兒院長大的。”
李天見尹婉君心情略顯沉重,並沒有慌張,便信了她,語氣也跟著鬆緩了,“這裏記載了李家至清初以來的事跡:明末清初,戰事如火如荼,北方因清軍入侵也陷入混亂之中,當時京城有兩大家族,李家與尹家,這兩大家族曆史悠久,已不可詳細記載,隻是知道兩家在那個時代還是很昌盛,而且具有記載以來,李、尹兩家就一直是互相扶持、同甘共苦;但是在明末混亂的年代,倆家少主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而決裂,最終竟進行了決鬥,尹家少主慘敗身亡,倆家也就此結下仇怨,分道揚鑣。最後,李家在戰亂中遷到了湖南,而尹家卻遷到了福建,隨著時間的推移,倆家都是老死不相往來,各自也逐漸走向衰落。”
“在民國時期,中國再次陷入大混亂的時代,一次偶然的機會,李崇文結識了一個叫尹鵬飛的人,倆人一見如故,並同為北都大學新生,這個尹鵬飛就是文石道長,倆人也互為李、尹後人!”
“啊,這麼巧,那他們還能成為好友嗎?”柳妍當然知道這話白問了,她隻是想知道倆人如何突破家族阻力結為好友。
“起初他們並不知道家族舊怨,也不知相互間的家庭背景,就算在之後知道了,也完全無視家族舊習,在那個時代,風氣大開,李崇文與尹鵬飛無疑是叛逆的一輩人。他們為救國奔波,從事哲學、曆史的研究,希望從曆史中得到救國於危難的辦法,也都入過軍伍,但都無濟於事,最後失望透頂。無奈之下,李崇文回到湖南老家,但已是物是人非,雙親去世,家族頹敗,他潛心於書海耕耘,卻不料發現家族早已失傳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