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1 / 2)

為楚風做媒之事如若流雲,前些日子聚攏,這些日子又漸漸飄散開了。

楚風從劉正卿的行事間略略猜出了什麼,但既然對方沒有細說,楚風便不會掛於懷,隻是微微猜付,一笑置之。

他當然沒有什麼現在就結婚的打算,古代這種門當戶對的婚姻……怎麼說呢,楚風並不覺得好或者不好。

就如同胡適先生倡導了一輩子的自由戀愛,自己卻是包辦婚姻而且生活的十分和諧幸福一般。楚風總覺得,這種事情,旁人沒法說的,好與不好,隻靠經營。

但棒打鴛鴦什麼的楚風自然不會同意,隻是畢竟現實是現實,類似《梁祝》《牡丹亭》《桃花扇》這樣的劇目,說白了,大多是古代劇作家的一種意、淫而已。女子一見男子便芳心暗度、一見傾心、生死相許,上窮碧落下黃泉的追隨,這種書生味極為濃鬱的意、淫,說白了,從西漢年間的司馬相如琴挑卓文君就開始了,一直到清代《聊齋誌異》中那些“兔女郎”,頭尾貫徹、矢誌不渝的。當然不能說不好,隻是太過單調。

正如《紅樓夢》裏賈母所言,大家族的女眷出門哪一個不是前呼後擁,哪裏會有什麼男女單獨相見、遊園驚夢之類的事情發生,那戲卷中的種種,不過是平民百姓對大家族的一種猜付罷了。

大家族的女郎……楚風心底的想法,是不大想娶那樣的女子的。倒也不完全是因為骨氣、害怕入贅之類的,隻是現在想著,單純的覺得麻煩。

《紅樓夢》那樣的生活,楚風自問是沒辦法消受的。海棠詩社的雅致或許令人向往,但那種時光終究是短暫的,更多的還是一些繾綣雲煙暗自愁,食色性也罷!

他的目光依舊喜歡放在書畫上,如今遊興正酣呢,哪裏能夠被拐到別處去?

從程源先生那裏歸來,楚風拿著一幅新的畫卷,又看了看自己依舊有些青紫的右手手指,心想這幾日的苦,總算是沒白挨。

握筆的修正算是告一段落了。但是老師依舊告誡他,說十餘年養成的習慣是很難完全改正的,若是日後再犯,必定少不了責罰。

楚風哪裏敢違背,隻唯唯苦笑著應下。

這次拿回來的依舊是一幅小格局的花鳥,畫上是三株海棠,嬌豔欲滴。

老師安排的依然是一日臨習一遍,三日後再拿到老師那裏去鑒定品評。楚風算是領教了老師的嚴厲,連一點點的偷懶春慵之心都被澆滅了。

握筆的姿勢雖然隻是微微的調整,但真正落筆的時候還是影響很大的,不論是臨帖還是作畫,楚風都需要重新適應,於是做起來格外的緩慢。

好在楚風本身也沒有什麼事情要做,晨起之後所有事情都一一排開行來,於是隻覺得時間如同流水一般緩緩而過,到如同度假一般。

到底窗外春光好,楚風瞧著,也覺得心情很是不錯。

午後範秋明來訪,由劉正卿陪著,楚風自然以禮相待,又請了文端先生出來與其一晤。說了一陣子閑話,楚風這才忽然想起了什麼,微微一愣,與在座的幾人告了罪。

“先生、兩位賢兄,我忽然想起有件事情忘記做了,要出門一趟,不能相陪了。”

“楚郎自去忙,這裏有老夫待客就好。”文端先生自然沒有什麼異議。

“楚兄弟水墨會上名聲大震,如今自然是萬人翹首以待的,本就不該陪我們這等無關緊要的客人。快請自便罷!”範秋明穿著一身錦緞的藍綢,這時候坐在那裏,似笑非笑的看著楚風。

不知怎麼,楚風分明從那話語中感覺到幾分刺來,心下覺得疑惑,卻又不好多問什麼,於是告辭。

先回房拿了東西,楚風便沿著西市往李氏書畫行走去。

路上不免念叨著自己的健忘,之前都已經答應了李良驥的,等到範家將《西湖煙雨圖》還回便拿給他的,怎麼就被他忘到腦後了?

好在耽擱的日子不算多,前天剛剛還回,隔了一天送過去,那家夥應該不會太過生氣才對吧?

隻是說來到底是奇怪。這範家將畫借過去,是為了給女眷看。這李良驥明明自己去參加了水墨會的,會上都看過的東西,為何還要再借一回呢?總不會是為了臨仿的,畢竟自己這等手段筆法,距離名家的差距實在太大的些,著實沒有仿製的必要。

又或者,是為了給別人瞧?那又是什麼人呢?大概是李良驥的朋友吧。

“這不是楚郎君?怎麼有了空閑過來?真是有失遠迎了!快請進!快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