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考察(2 / 3)

小海緊走兩步,走到菜農跟前問:

“老鄉,忙著呢?今年的收成如何呀”

“還行,和往年差不多吧。”

“家裏有幾口人呀?”

“四口人,我和我老婆,還有兩個孩子,一個十五歲上高中,一個十三歲上初中。”

“家裏有幾畝地呀?”

“家裏有四口人,每人分一畝地,總共四畝地。”

“除了種菜還中其他東西嗎?”

“四畝地,一畝多地種糧食自己吃,另外兩畝多地種蔬菜,維持家裏的正常開銷。”

“兩畝多地的蔬菜,每年能有多少收入呀?”

“每畝蔬菜每年除過農藥,化肥,水電費後大約能有三四千塊錢的收入,這還沒有刨去人力費用呢。”

小海聽了心想,菜農辛辛苦苦種一畝菜地的收入,才幾千塊錢,不夠領導們的一瓶酒錢。就問:

“如果刨去人工成本,每畝你掙多少錢?”

“要是刨去人工成本的話,就沒有多少利潤了,大概兩千塊錢的收入吧。種蔬菜不比糧食,種完了要常常照看,澆水施肥,很費工,而種糧食就沒有這麼麻煩了。”

“既然收入不高,那你們為什麼還種菜?”小海自己雖然是山村走出來的,知道農民的辛苦,可對種菜賣菜卻了解不多,過去家裏種點菜主要是為了吃,很少去賣的。

“不種怎麼辦?我們是農民,土地就是我們的養命之本,我們總不能讓地荒著,什麼也不種吧。”

“一年的收入夠用嗎?”

“哪裏能夠?四口人的花銷五六千塊哪裏能夠?尤其是兩個孩子,一個上高中,一個上初中,除了學費、書本費之外,隔一段時間學校就找借口收一回錢,隔一段時間學校就找借口收一回錢,一年不知道要收多少錢?讓人是敢怒不敢言呀。還有家裏人的其他花銷,油鹽醬醋,衣服鞋帽,生了病的醫療費等等都要從這裏麵出。”

“是嗎?那不夠用了怎麼辦呢?”

“不夠用了,就靠農閑時出外給別人打打零工掙錢來補貼了,要不,能有什麼辦法?”

“那有沒有其他增加收入的辦法?”小海問。

“當然有,這要靠政府幫我們想辦法了,你們是拿著國家的工資,你們應該幫我們想想辦法才對。”

小海笑著點頭:“師傅,你放心,我們會幫你們想辦法的。”

和中年菜農談完之後,繼續向前走,看見前麵一個六十歲左右的老農正在田間澆水,小海走過去。

老農看見有人向自己走來,停下了活。小海問:

“大叔,澆水呢,您這麼大年紀還幹這種活,為什麼不讓年輕人來呀?”

“唉,別提了,兒子倒是有兩個,可人家不願意幹,嫌種菜不掙錢,都到外麵打工去了,一年難得回來一次。”

“是嗎?那你家裏有幾口人呀?”

“家裏大大小小,兒子,媳婦,孫子有七口人。”

“家裏生活還寬裕嗎?”

“要說寬裕,這幾年是是比過去強多了。兒子帶著媳婦、孫子都到外麵打工去了,家裏就剩下我和老太婆。自己種點糧食,再種點蔬菜,兒子有時回來還幫幫忙,有吃的,還有零花錢,比過去強多了。”

“有什麼困難嗎?”

“要說困難還真有。你看看,我們這些菜農,種好了菜,總要銷售出去才能變成錢不是?一般情況下,都是菜販子上門收購。可菜販子不固定,有時來,有時不來,每年家家都會有不少的菜爛在地裏,多可惜呀,那可都是我們自己的血汗呀。要是有人能幫我們搞好銷售就好了,我們就省心了,菜也不會爛在地裏了。”

“大叔,你的建議很好,我們會考慮的。”說完,小海接著問:

“大叔,您是有經驗的老人了,您能不能對我們的工作提點建議?”

老人笑了笑說:“要說建議我還真有一個,過年我兒子從南方打工回來,告訴我,現在有一些新的蔬菜種植方法,不但能提高蔬菜的產量,而且能提高收入,每畝地收入可以達到一萬元以上。要是這樣的話,我兒子媳婦也就不用到外麵打工了,在家裏種菜多好,我們老兩口也有人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