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江湖六榜(2 / 3)

“師兄,你……你是怎麼做的?!”有些目瞪口呆的葛靈兒吃驚地問。

譚青將手中竹棍一收,倒提在手裏,看了她一眼,溫聲道:“這一劍你開始時練得時候便弄錯了,關鍵是運勁之法……”

細細傾聽的葛靈兒長劍出鞘,用心領悟,緊盯著譚青,不時點點臻首,露出恍然大悟神色。

足足半晌過後,譚青抬頭打量一眼天色,道:“小師妹,今兒個就說到這兒罷。天色不早了,為兄去換一件衣裳,咱們一同去給廖師叔祖拜壽吧。”

滿心心思沉迷於劍法之中的葛靈兒漫不經心地點了下頭,“嗯”了一聲,若有所思,心神仍沉浸在譚青剛才的話語中。

八月十五,衡越山,

廖師叔祖九十壽誕大典的日子到了。

恒月穀宗門之內披紅掛綠,一陣喜慶之色。前幾日,整個恒月穀上下已經忙活起來。灑掃,布置準備飯菜與桌椅還有一些喜慶之物。整個恒月穀,被打扮的煥然一新,飄溢著洋洋喜氣。

對於恒月穀而言,今是一個大日子。闔派上下,俱都歡慶萬分,心中激蕩自豪。

廖師叔祖,“書生奪命劍”"廖金聖,六十年前,就以一手"奪命連環三仙劍"威震江湖。自四十年前正魔大戰之後,更是恒月穀的定海神針。甚至可以說若無這些年廖師叔祖坐鎮本門,恒月穀是否還是天下正道八大派之一都是未知之數。

而今天,本門廖師叔祖九十壽誕,不僅武林中各大名門正派的掌門,遊戲江湖的奇俠異士親來道賀,就連武林中的兩大聖地“淨心庵”和“爛陀寺”也都差遣門下得意弟子送來賀禮。

這一次恒月穀廖師叔祖的九十壽誕大典,除了二十年前那次“天榜”重現之事外,可以說是江湖之中,近四十年來江湖中人最大的一次聚會了。

天榜重現,至少每過六十年一次。說起天榜,不得不提到江湖之中的六大榜。

當今天下武林的六大榜指的是“天榜”、“地榜”、“風雲榜”、“龍榜”、“鳳榜”、“天仙群芳譜”。

這其中以“天榜”最為神秘,因為“天榜”每六十年更新一次,而最近的天榜再現之日就是在二十年前的骷髏山蓮花峰上。

“天榜”首次出現是在兩千年前,那時候武林中出現了難得一見的空前盛況,武林中高手如雲,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峰;也就在那時,江湖三大神秘組織之一的江湖百曉閣閣主——百曉生手著一書,上麵記載了五位高手,乃是當時的五大絕世高手,每一個都可謂是宗師級別的人物。而那本書便被稱為“天榜”,也就是第一屆的“天榜”。

天榜上所載的五大高手,也因為天榜的出現而名揚四海,威震八荒。另外,百曉生最後傳言武林,聲稱“天榜”每六十年更改一次。

並且天榜之位,寧缺毋濫,能夠位列天榜之上的高手必須是絕世高手才行。如果武功未達到絕頂之列,天榜寧可不現,也不會濫竽充數。

兩千前,由於“天榜”的出現,緊接著“地榜”就出現了,相對於“天榜”而言,第一屆“地榜”上共記載了十二位武林高手,是除“天榜”上之人以外武林中最厲害的高手了。

然而,天榜與地榜的差別也是極為明顯的,相互之間有著極大的差距。就以天榜最弱之人與地榜第一而言,地榜第一人的武功最多隻有天榜最弱之人武功的六到七層左右。可想而知,這兩者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地榜”是出自“萬通殿”,每三十年更改一次,名額隻有十二人,絕不添加,是每個武林中人,拚命想攀登的地方。

萬通殿不屬於正邪兩道,隻是一個鬆散的組織。在江湖上雖不如江湖百曉閣神秘,但是此殿的名聲卻在江湖百曉閣之上,此殿中人遍布天下,神秘無比,有可能是乞丐,也有可能是**,更可能是街上賣肉的屠夫等等。他們有的可能毫無武功,但是卻精於收集江湖上的小道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