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跌坐在軟榻上,如此說來,自己的女兒隻能接受這殘酷的命運了。她這個做娘的,又何嚐不知道女兒的心事?上次那個豔色無雙的永樂公主在,自己還以為她是東宮太子妃的人選,自己女兒或許有幸能與喜歡的人一道。誰知永樂公主一去無蹤跡,現在陛下病重,皇後為了籠絡、牽製審密一家,居然將女兒賜婚鎮北王,真是冤孽!
耶律楚飛聽到這個消息時,人正在皇後的景坤宮。
“兒臣拜見母後,”耶律楚飛端正行了大禮。
“皇兒平身,”端靜皇後雖是愁眉不展,卻也溫顏細語和他說了都藍帝的狀況,隨後又道:“陛下病重,難以應付國事,監國之職暫時由你皇兄主理,望皇兒用心配合才好。另外母後已經指婚審密雲鳳為鎮北王妃,合適時間給他們完婚,為你父皇衝衝喜也好,這些事,皇兒多擔待一些。”
耶律楚飛抬眸,麵上淡笑依舊,施禮並連聲答應了。
“皇兒可有永樂的消息?”端靜皇後歎了口氣,又問道。
“兒臣以為木家寨木樨之女就是表妹,上次表妹被擄,為人所救,現在就在木家寨。”耶律楚飛認認真真的回答道。
“哦,原來如此,永樂她可願意回來?”端靜皇後眼裏散發著期盼的光。
耶律楚飛搖搖頭:“兒臣見過她一次,表達過母後的殷殷期盼,表妹她,她說自己是木含清,但也沒有否認是永樂,對回來之事淡笑未答。”
端靜皇後微蹙了眼眉,看了耶律楚飛一眼隨即淡淡笑道:“皇兒辛苦,既是如此,暫且由她去吧。”耶律楚飛答應一聲,施禮告辭。
看著他的背影,端靜皇後默默無語,殿外日影,照不進深宮,燈燭暈黃的光影穿不透層層羅幃,那張江南煙雨圖被籠在朦朧的輕紗下,象那個女子看不透的心。
端靜皇後歎了口氣,目光穿透畫圖,腦海中隱約將漫漫紅塵無聲光陰定格在了煙雨畫橋的三吳,定格在了金戈鐵馬的血淚,定格在國破家亡的傷痛……不知道眼前,自己所做是對還是錯。
既然已經有了下落,這就好,不管她怎麼想,自己認定該做的就一定要做。想到這兒,曼聲對簾外侍候的侍女道:“來人,宣大將軍審密淩風武英殿見駕。”
侍女答應一聲,退了出去。
襄王府愁雲慘淡。
明白妹妹心意的審密淩風也無語黯然,懿旨已下,何況還是那樣給陛下衝喜的名頭,怎能容得拒絕?正想著,家人來報,宮內有人來傳口諭,審密淩風奉召進宮。
秋風起,淡淡浮雲低低壓著大殿的畫角飛簷,氣氛凝重。
武英殿前,左相、包括吏部尚書在內的數名重臣站在簷下台階處候召,人人眉頭緊鎖,心情沉重。
皇上突然病重,已有多日未朝,也不曾召見大臣。皇後指定鎮北王為監國,王宮戒備森嚴,龍騎衛和虎賁衛的統領大部分已經調換,朝中氣氛緊張,大家心裏都明白,一旦陛下不治,必將是另外一番局麵。
看到審密淩風來到,立即有內監進去奏報,一會兒,殿前常侍孫念長從殿中出來,站在階前傳口諭:“皇上宣審密將軍覲見,諸位大人請稍候。”
左相等大臣紛紛看向審密淩風,審密淩風整整衣冠,目不旁視,隨孫念長入內。孫念長低頭引路,去的卻不是平日見駕的靜室,也不是陛下正病臥的寢殿,轉過複廊直入,來到了一間內室前停步,一旁的侍女將那檀香透雕門推開,俯身施禮:“將軍請進。”
審密淩風覺得有些怪異,慢步而入,室內羅幃低垂,隔著輕紗垂簾,竟是皇後坐在後麵。
“臣審密淩風,參見皇後娘娘。”
“將軍請起。”輕紗後傳來端靜皇後輕柔的聲音:“給將軍看座。”
一旁的侍女搬過錦墩,審密淩風謝了,方側身而坐。
待他坐定,皇後方問道:“沒打招呼,本宮將雲鳳賜婚鎮北王,不知襄王爺和王妃可心疼女兒?其實,雲鳳和你都是本宮看著長大的孩子,心裏的疼惜是一樣的。”皇後的聲音很是柔婉,恍若和自己的孩子閑話家常,審密淩風滿心都是話,甚至替妹妹拒婚的話語就在嘴邊,卻無法說出口。
皇後靜默了片刻,接著道:“本宮其實最想成全的是你的婚事。上次賽馬盛會時也曾和襄王妃提過。本宮的侄女,吳國永樂公主,將軍應該記得吧?”隔著輕紗,皇後的臉容若隱若現,淡淡溫柔。
審密淩風不想她突然提出這個名字,霎時那個在自己心裏儼然天上明月一般的容顏輕輕浮現,他微微低了頭,沒有做聲。
端靜皇後接著說:“公主被人所擄,雁南王帶兵搜尋,發現永樂平安無事,現在正在木家寨做客。這公主是本宮皇兄的遺孤,在本宮心中如珍似寶,隻有把她托付給將軍這樣的人物,本宮才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