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卷 往事如煙 第三十九章 高四依然很美(1 / 3)

那年,他十八歲,高考落榜,有人說高中畢業的那個暑假是一個分界點,特別是對於落榜的人來說,那個暑假,生活更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的世界變了,很多人都在開始走遠。

張軍不再選擇繼續走學校這條路,十八歲的年紀,他做出最大的選擇就是去外麵的世界闖一闖,送張軍到車站,離別的時候他竟然不知道該如何去告別,畢竟這麼多年,他們兩個好兄弟還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分開,好像有些事來的太突然,不知不覺都十八歲了,成年了,他第一次感覺到人的一生真的好短暫。

火車開走的時候,他離開車站,一直都沒回頭,他知道此時張軍一定看著他的背影在目送他走遠,但他依然沒有向後看一眼,直到火車離站,他才轉身呆呆的看著空洞的鐵路想著這些年他們相處的點點滴滴,他很不喜歡車站,老是覺得車站會奪走他一些重要的東西,在這裏,他失去過很多同學和朋友,他們從這裏離開,然後大家天各一方,時過境遷之後行同陌路,他們不再是小孩,通往社會的火車則讓他們成熟的更快。

接下來是姚闖,這個曾經被遊戲和睡眠包裹了十八年的男孩也得開始麵對現實的第一步,姚闖請他吃飯,算是告別,下一次再聚還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他還是像以前一樣愛玩鬧,說姚闖以後不上學,就有時間幫他練號了,他記得那天聽到這句話時姚闖很火,他沒想到在這種時候他在乎的依然隻有遊戲,他問他“難道我們之間的關係就僅僅隻在於遊戲嗎?”他一時語塞,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因為這個,他們的分別弄得很不開心,從小到大,他們吵過很多次架,隻有這一次讓姚闖最鬧心。

都走了,突然一下全走了,就短短幾天的時間,就剩下他孤零零的一個人。在人生最大的十字路口,他不知道哪條是他的路,他抗拒補習,可還是不得不走進高四的教室,不知道是因為他沒有那麼多自由選擇的機會還是沒有勇氣像張軍那樣決絕,又或者二者都有。

很多事情都是如期而至或者不期而遇,不管他做好準備沒有,在頭腦一片空白中,他就已經抱著熟悉的課本,走進那所舍不得但又想逃離的學校,路上他遇到一個推著加重自行車在叫賣“甜酒”的大個子中年男人,這個聲音曾伴著他走過了三年的高中時光,也伴著一代的石泉人成長,記得他們老師說在他小的時候每天早上六點鍾就可以聽到這個走街串巷的叫賣聲,那時這個大叔還隻是個十來歲的孩子。那天,他第一買了他的“甜酒”,很甜,那是附帶山城石泉的氣息的甜美,和土生土長的石泉人的情懷。

路邊的商店放著陳奕迅的那首《好久不見》,那個時候,他經常聽到陳奕迅,經常聽到林夕,他很羨慕林夕的文采,他也喜歡文學,他想他應該把林夕當做偶像,在將來的某一天也寫出一點值得自己記憶的東西。

開學第一天,他從原來的教室拿來自己坐了兩年的凳子,無聊的翻著數學課本,阿黃過來和他打招呼,然後遞給他一包蓮子,同一個暑假,也就是半個多月前,在黃玉蓉的家裏,他認識了外號叫阿黃的她,她是張軍的朋友,現在,或許他們倆也算是朋友了吧,送他那包蓮子是因為阿黃發現他喜歡看蓮花,以為他會把它們種下。可是,他沒有把它們變成蓮花,當天回家他就把這些蓮子全吃掉了。

雷瑩也在,當時他們那群朋友一起落榜,隻有巧和張健康去了大學,他想起了三年前初中畢業時他們幾個人說過要同時走進大學,三年之後好像他們食言了,包括薑山,由於對自己的錄取情況不滿意,去了外地的補習學校。其實以前也很少見到他,這三年,他都在外麵,偶爾能回來和大家聚一次。

突然,他注意到了右前方的那個背影,他覺得那個背影特別像楊揚,他和楊揚應該早就認識的,至少他認識她,那種豪放型的美女很容易被人認識,高一時經常有人提起過她,不過他想憑楊揚的實力,不應該還留在這裏,他轉身看了班級名單,上麵有個叫“張飛揚”的名字讓他覺得很逗,在指著這個名字發笑了好一會兒之後,麵前拿名單的那個同學麵無表情的瞪了他一眼,後來才知道,這個同學就是張飛揚,在名單上他還看到了初中的競爭對手江涵,以接近600分的成績進這個班,老師都覺得他腦袋被驢踢了,現在他和江涵早就不在同一個層次了,隻能在一旁仰望他的高度。

那個名單上的確有楊揚的名字,他覺得他應該去搭個訕,可是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始,最後還是楊揚先給他打了個招呼,的確像他所想,他們早就認識,兩個班相鄰,低頭不見抬頭見的,能在這段枯燥的補習時光遇到哪怕更多的一個熟人對於他來說都是萬幸,更何況還是這種可以和大多數人成為朋友的女生。

可是,他的熟人還真不少,那個責任心極強,辦事能力特好的王牌班幹部李勇、那個被人稱為“王子”的大個兒男孩李清山、那個長的像櫻桃小丸子的李淼,那個……

他第一次知道“巧巧”的真名叫廖元斌是在三天之後,那個人長的並不是很帥的瘦男孩來的時候幾乎引起了全班的轟動,當時他不知道被人群包圍的會是誰,後來發現這個調皮有趣的男孩走到哪兒都是一個活寶,他給這個班帶來了一年的樂趣,很多人對這段時光的回憶都少不了他。

熟悉的課本,一樣的課程,除了時間安排更緊張了之外好像沒有多大區別,記得班主任說補習班的上課時間安排絕不改變,這個規矩刀槍不入,水火不侵,別說下雨,就算下刀子,頂著鍋蓋都得按時到教室。早就知道了,能來這兒,就不會怕他的什麼爛規矩,隻是沒想到的是課堂卻那麼有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班主任汪平,以獨口相聲的方式講完了所有的曆史課堂,還有班上那群有趣的同學,當遇到有爭議的難題時還往往會看到這一幕:汪平對下麵大呼:“對於這個問題,元斌,你怎麼看?”

元斌肅然起立:“老師,我看此題必有蹊蹺!”

汪平大驚失色:“咦?有何蹊蹺?速速道來!”

元斌慷慨激昂:“老師,你看,這一……,第二……,第三……,由此觀之,……。”

汪平略加思索:“此言差矣,首先……,其次……,再者……,如此可得,……。”然後再上一個示意圖,問:“對於黑板上的板書,元斌,你又怎麼看?”

元斌麵不改色:“這個,我得帶眼鏡看……。”說罷,不慌不忙,優雅的帶上眼鏡,一陣觀望之下用一個響亮的聲音回答到:“老師,這個……我看不出來。”